送郑侍郎四川制置分韵得盖字
[宋代]:魏了翁
恭惟皇上心,纳纳天同大。
明命辍禁游,往抚蜀雕瘵。
蜀山在何许,斜阳点鸦背。
家住扶桑东复东,却望斜阳铁山外。
金头奴子扼熙秦,银州兵马冲兰会。
使我六年望烽火,征人穿空枕戈祋。
使我千里致钟石,居人轑釜泣粗粝。
县官无蓄租,百姓无藏盖。
上有苍苍之高天,卒然叫中呼不可待。
阃外万戚休,只以一身佩。
我於公行无所赠,筮言得咸为艮兑。
艮山本中虚,兑泽乃上溉。
独於九四论心体,而以朋思为障碍。
原公书此象,长於卧兴对。
蜀道青天蜀平地,君侯一心即难易。
思耕亭前先郑碑,更盾他年后郑记。
恭惟皇上心,納納天同大。
明命辍禁遊,往撫蜀雕瘵。
蜀山在何許,斜陽點鴉背。
家住扶桑東複東,卻望斜陽鐵山外。
金頭奴子扼熙秦,銀州兵馬沖蘭會。
使我六年望烽火,征人穿空枕戈祋。
使我千裡緻鐘石,居人轑釜泣粗粝。
縣官無蓄租,百姓無藏蓋。
上有蒼蒼之高天,卒然叫中呼不可待。
阃外萬戚休,隻以一身佩。
我於公行無所贈,筮言得鹹為艮兌。
艮山本中虛,兌澤乃上溉。
獨於九四論心體,而以朋思為障礙。
原公書此象,長於卧興對。
蜀道青天蜀平地,君侯一心即難易。
思耕亭前先鄭碑,更盾他年後鄭記。
唐代·魏了翁的简介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魏了翁共有诗(675篇)
明代:
黄佐
南风吹沙作黄雾,紫骝嘶踏东华路。停镳引领意悄然,宫树离离闻杜鹃。
南風吹沙作黃霧,紫骝嘶踏東華路。停镳引領意悄然,宮樹離離聞杜鵑。
宋代:
袁去华
晓鉴燕脂拂紫绵。未忺梳掠髻云偏。日高人静,沈水袅残烟。
春老菖蒲花未著,路长鱼雁信难传。无端风絮,飞到绣床边。
曉鑒燕脂拂紫綿。未忺梳掠髻雲偏。日高人靜,沈水袅殘煙。
春老菖蒲花未著,路長魚雁信難傳。無端風絮,飛到繡床邊。
清代:
李周南
畅好晴光感不胜,远游客等在家僧。生憎白发频窥镜,盼到黄昏早试镫。
久坐茶香浓似酒,苦吟诗瘦冷于冰。春来何事关情甚,两度松楸扫未曾。
暢好晴光感不勝,遠遊客等在家僧。生憎白發頻窺鏡,盼到黃昏早試镫。
久坐茶香濃似酒,苦吟詩瘦冷于冰。春來何事關情甚,兩度松楸掃未曾。
宋代:
文同
青春已破六十日,正好共携歌管游。
莺花有意欲恼乱,风雨何事相淹留。
青春已破六十日,正好共攜歌管遊。
莺花有意欲惱亂,風雨何事相淹留。
清代:
敦敏
浮云渐尽尚模糊,惭说星眸恋若珠。对面花如隔秘雾,推窗月似障纱幮。
难同阮藉论青白,好向维摩参寂无。忽忆东堂狂饮夜,灯光烂灿醉呼卢。
浮雲漸盡尚模糊,慚說星眸戀若珠。對面花如隔秘霧,推窗月似障紗幮。
難同阮藉論青白,好向維摩參寂無。忽憶東堂狂飲夜,燈光爛燦醉呼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