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崇仁县玉清观道士黄石老工古篆以李公父书来问字
[宋代]:魏了翁
圣学不嗣千馀年,并与小学遗其传。其间明道宁乏贤,谓书小伎姑舍旃。
十字九舛不可镌,楮生墨墨色有冤。动以经史为执言,岂知魏晋几变迁。
况今经字宗开元,请观未有韵书前。训纂字林形相沿,形声迭推义乃全。
韵书既作人趋便,未能书法穷根原。但以声韵求诸篇,形存声亡韵亦牵。
叔重少温工磨研,二徐郑郭相后先。书法赖此差绵延,许李焉得无谬愆。
楚金分韵犹拘挛,若更舍此徇俗妍。不学操缦求安弦,玉清道士来临川。
用意周鼓兼泰山,携书过我渠江边。试令立柱与画捲,椳闑畿础杗桷椽。
已能谐世而取怜,犹欲度外求方圜。眉山夫子思涌泉,相与共讲扶其偏。
道士稛载明当还,更以一语申卷卷。能于此处知其端,事事物物谁非天。
九章八卦莫不然,一毫人力无加焉。
聖學不嗣千馀年,并與小學遺其傳。其間明道甯乏賢,謂書小伎姑舍旃。
十字九舛不可镌,楮生墨墨色有冤。動以經史為執言,豈知魏晉幾變遷。
況今經字宗開元,請觀未有韻書前。訓纂字林形相沿,形聲叠推義乃全。
韻書既作人趨便,未能書法窮根原。但以聲韻求諸篇,形存聲亡韻亦牽。
叔重少溫工磨研,二徐鄭郭相後先。書法賴此差綿延,許李焉得無謬愆。
楚金分韻猶拘攣,若更舍此徇俗妍。不學操缦求安弦,玉清道士來臨川。
用意周鼓兼泰山,攜書過我渠江邊。試令立柱與畫捲,椳闑畿礎杗桷椽。
已能諧世而取憐,猶欲度外求方圜。眉山夫子思湧泉,相與共講扶其偏。
道士稛載明當還,更以一語申卷卷。能于此處知其端,事事物物誰非天。
九章八卦莫不然,一毫人力無加焉。
唐代·魏了翁的简介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魏了翁共有诗(675篇)
清代:
屈大均
我自三云塞,来归百粤城。故人离别尽,边地姓名轻。
孔雀自相妒,梅花无此情。如君是知己,应解识生平。
我自三雲塞,來歸百粵城。故人離别盡,邊地姓名輕。
孔雀自相妒,梅花無此情。如君是知己,應解識生平。
:
鹤算
老来拙懒愿全违,不道衰颓事事非。有酒可能谋剧饮,无钱且自典春衣。
唐花过眼空红紫,晋帖留心有瘦肥。偶向庭前观止水,也同鸥鹭学忘机。
老來拙懶願全違,不道衰頹事事非。有酒可能謀劇飲,無錢且自典春衣。
唐花過眼空紅紫,晉帖留心有瘦肥。偶向庭前觀止水,也同鷗鹭學忘機。
元代:
耶律楚材
乃祖开元柱石臣,云孙髣髴玉麒麟。从来德炙舆人口,此日恩沾圣世春。
欲草荐书学北海,未开东阁愧平津。而今且试调羹手,伫看沙堤继旧尘。
乃祖開元柱石臣,雲孫髣髴玉麒麟。從來德炙輿人口,此日恩沾聖世春。
欲草薦書學北海,未開東閣愧平津。而今且試調羹手,伫看沙堤繼舊塵。
宋代:
梅挚
绣地萦回宝势长,遍游宁倦徙胡床。禅斋不顾幡风影,讲席乱飞花雨香。
苔阵暗连僧榻古,蕉旗低映佛窗凉。我来懒上东台上,目送霜楸感北堂。
繡地萦回寶勢長,遍遊甯倦徙胡床。禅齋不顧幡風影,講席亂飛花雨香。
苔陣暗連僧榻古,蕉旗低映佛窗涼。我來懶上東台上,目送霜楸感北堂。
唐代:
徐铉
东京少长认维桑,书剑谁教入帝乡。一事无成空放逐,
故人相见重凄凉。楼台寂寞官河晚,人物稀疏驿路长。
莫怪临风惆怅久,十年春色忆维扬。
東京少長認維桑,書劍誰教入帝鄉。一事無成空放逐,
故人相見重凄涼。樓台寂寞官河晚,人物稀疏驿路長。
莫怪臨風惆怅久,十年春色憶維揚。
元代:
王奕
收敛眉山草木英,心潜羲孔与时行。
浣花杜老惊人句,采石虞公贯日诚。
收斂眉山草木英,心潛羲孔與時行。
浣花杜老驚人句,采石虞公貫日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