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母吟
[明代]:杨基
白头母,乌头妇,妇姑啼寒抱双股。
妇哭征夫母哭儿,悲风吹折庭前树。
家有屋,屯军伍,家家有儿遭杀虏。
越女能嘲楚女词,吴人半作淮人语。
东营放火夜斫门,白日横尸向官路。
母言我侬年少时,夫妻种花花绕蹊。
夫亡子去寸心折,花窦花窠成瓦埒。
十年不吃江州茶,八年不归姊妹家。
兰芽菊本已冻死,惟有春风荠菜花。
只怜新妇生苦晚,不见当时富及奢。
珠帘台榭桃花坞,笙歌院落王家府。
如今芳草野乌啼,鬼火磷磷日未西。
侬如叶上霜,死即在奄忽。
新妇固如花,春来瘦成骨。
妇听姑言泪如雨,妾身已抱桥边柱。
纵使征夫戍不归,芳心誓不随波去。
白頭母,烏頭婦,婦姑啼寒抱雙股。
婦哭征夫母哭兒,悲風吹折庭前樹。
家有屋,屯軍伍,家家有兒遭殺虜。
越女能嘲楚女詞,吳人半作淮人語。
東營放火夜斫門,白日橫屍向官路。
母言我侬年少時,夫妻種花花繞蹊。
夫亡子去寸心折,花窦花窠成瓦埒。
十年不吃江州茶,八年不歸姊妹家。
蘭芽菊本已凍死,惟有春風荠菜花。
隻憐新婦生苦晚,不見當時富及奢。
珠簾台榭桃花塢,笙歌院落王家府。
如今芳草野烏啼,鬼火磷磷日未西。
侬如葉上霜,死即在奄忽。
新婦固如花,春來瘦成骨。
婦聽姑言淚如雨,妾身已抱橋邊柱。
縱使征夫戍不歸,芳心誓不随波去。
唐代·杨基的简介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浙江湖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杨基共有诗(232篇)
元代:
陈孚
淮水东流古宿迁,荒郊千里绝人烟。征衣不脱夜无寐,舟在西风乱荻边。
淮水東流古宿遷,荒郊千裡絕人煙。征衣不脫夜無寐,舟在西風亂荻邊。
:
陈振家
信如艺苑集群英,山里俨然音乐城。鸟诩舌灵歌百调,蛙矜嗓大叫千声。
幽虫走兽齐吟奏,岩罅溪流相放鸣。万曲唯吾能领会,妙章句句唱和平。
信如藝苑集群英,山裡俨然音樂城。鳥诩舌靈歌百調,蛙矜嗓大叫千聲。
幽蟲走獸齊吟奏,岩罅溪流相放鳴。萬曲唯吾能領會,妙章句句唱和平。
宋代:
赵蕃
敝车羸服豫章城,几向东湖得细行。
不但屡来人似识,白鸥相惯亦忘惊。
敝車羸服豫章城,幾向東湖得細行。
不但屢來人似識,白鷗相慣亦忘驚。
清代:
允祥
历历三时况,如陈《七月》篇。秋云青甸里,春雨绿畴边。
圣政先无逸,皇心重有年。孜孜宵{口干}意,总向画图传。
曆曆三時況,如陳《七月》篇。秋雲青甸裡,春雨綠疇邊。
聖政先無逸,皇心重有年。孜孜宵{口幹}意,總向畫圖傳。
宋代:
李光
孤村远浦接微茫,处处经行看插秧。却忆年时住家处,藕花无数绕林塘。
孤村遠浦接微茫,處處經行看插秧。卻憶年時住家處,藕花無數繞林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