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次韵西叔兄咏兰
[宋代]:魏了翁
玉质金相,长自守、闲庭暗室。对黄昏月冷,朦胧雾浥。
知我者希常我贵,于人不即而人即。彼云云、谩自怨灵均,伤兰植。
鶗鴂乱,春芳寂。络纬叫,池英摘。惟国香耐久,素秋同德。
既向静中观性分,偏于发处知生色。待到头、声臭两无时,真闻识。
玉質金相,長自守、閑庭暗室。對黃昏月冷,朦胧霧浥。
知我者希常我貴,于人不即而人即。彼雲雲、謾自怨靈均,傷蘭植。
鶗鴂亂,春芳寂。絡緯叫,池英摘。惟國香耐久,素秋同德。
既向靜中觀性分,偏于發處知生色。待到頭、聲臭兩無時,真聞識。
唐代·魏了翁的简介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魏了翁共有诗(675篇)
宋代:
晁说之
学得浮云往复还,里中不出孰追攀。
九秋自与物情乐,一日须教我辈闲。
學得浮雲往複還,裡中不出孰追攀。
九秋自與物情樂,一日須教我輩閑。
唐代:
罗隐
华盖峰前拟卜耕,主人无奈又闲行。且凭鹤驾寻沧海,
又恐犀轩过赤城。绛简便应朝右弼,紫旄兼合见东卿。
劝君莫忘归时节,芝似萤光处处生。
華蓋峰前拟蔔耕,主人無奈又閑行。且憑鶴駕尋滄海,
又恐犀軒過赤城。绛簡便應朝右弼,紫旄兼合見東卿。
勸君莫忘歸時節,芝似螢光處處生。
明代:
朱应登
名山隔岁与心期,古寺经过再赋诗。僮仆解装先藉草,主僧留客旋烹葵。
泉鸣涧壑秋生驶,树隐房栊日上迟。岂独有缘参法界,同行吏部共襟期。
名山隔歲與心期,古寺經過再賦詩。僮仆解裝先藉草,主僧留客旋烹葵。
泉鳴澗壑秋生駛,樹隐房栊日上遲。豈獨有緣參法界,同行吏部共襟期。
明代:
林熙春
廿载南游访十洲,半肩剑履遍瀛州。繇来世族推高第,直为亲茔下一筹。
云锁丝纶腾白鹤,江环风木卧青牛。渭城何计迟桥梓,绿蚁尊前水驿舟。
廿載南遊訪十洲,半肩劍履遍瀛州。繇來世族推高第,直為親茔下一籌。
雲鎖絲綸騰白鶴,江環風木卧青牛。渭城何計遲橋梓,綠蟻尊前水驿舟。
明代:
杨慎
恰喜高秋爽气新。却愁秋月解伤神。酒阑二十年前事,梦醒三千里外身。
枫叶岸,菊花津。且须勤买阿宁春。帐头傀儡元来假,枕上邯郸岂是真。
恰喜高秋爽氣新。卻愁秋月解傷神。酒闌二十年前事,夢醒三千裡外身。
楓葉岸,菊花津。且須勤買阿甯春。帳頭傀儡元來假,枕上邯鄲豈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