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历
词语解释
夏历[ xià lì ]
⒈ 见“农历”
引证解释
⒈ 我国古代历法之一。相传创始于 夏 代,因而得名。又称阴历、农历、旧历。实际是一种阴阳合历。它以寅月为岁首,以月亮绕地球一周为一月,以十二或十三月为一年。月分大尽小尽,大尽每月三十天,小尽每月二十九天。其置闰法是:三年一闰,五年二闰,十九年七闰。
引《后汉书·律历志中》:“永元 十四年,待詔太史 霍融 上言:‘官漏刻率九日增减一刻,不与天相应。或时差至二刻半,不如 夏 历密。’”
《宋书·律历志下》:“夏历七曜西行,特违众法, 刘向 以为后人所造,此可疑之据二也。”
国语辞典
夏历[ xià lì ]
⒈ 传统三正历法系统之一。为夏代授时的历法。以建寅三月为岁首,正月是孟春,四月是孟夏,七月是孟秋,十月是孟冬,平均分配四季。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平分成立春、雨水、惊蛰等二十四个节气,以便于农事。平年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三五四天或三五五天,少于一个太阳年的实际天数(三六五点二四二一九九〇七天),因此就有三年一闰,五年两闰,十九年七闰的置闰办法,使历来的平均长度相当于一个太阳年。这种混合太阳历、太阴历与干支纪日法而成的夏历,既符合天文节气,又方便农业社会农耕所需。汉武帝太初历亦以之为依据,后代多沿用。
最近近义词查询:
兴修的近义词(xīng xiū)
全年的近义词(quán nián)
事主的近义词(shì zhǔ)
给予的近义词(jǐ yǔ)
参加的近义词(cān jiā)
大路的近义词(dà lù)
克服的近义词(kè fú)
安心的近义词(ān xīn)
大哥的近义词(dà gē)
格格不入的近义词(gé gé bù rù)
口岸的近义词(kǒu àn)
积极的近义词(jī jí)
不应的近义词(bù yīng)
维修的近义词(wéi xiū)
近似的近义词(jìn sì)
亲热的近义词(qīn rè)
不伦不类的近义词(bù lún bù lèi)
东瀛的近义词(dōng yíng)
形状的近义词(xíng zhuàng)
地方的近义词(dì fāng)
航海的近义词(háng hǎi)
教唆的近义词(jiào suō)
飞快的近义词(fēi kuài)
当初的近义词(dāng chū)
农村的近义词(nóng cūn)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