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士
词语解释
秀士[ xiù shì ]
⒈ 德行才艺出众的人。
引证解释
⒈ 德行才艺出众的人。 明 清 也称秀才为秀士。
引《礼记·王制》:“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
郑玄 注:“秀士,乡大夫所考,有德行道艺者。”
《吕氏春秋·怀宠》:“举其秀士而封侯之,选其贤良而尊显之。”
高诱 注:“秀士,儁士。”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十一:“三 楚 多秀士,朝云进荒淫。”
唐 沉佺期 《枉繫》诗之二:“今代多秀士,谁能继明辙。”
《醒世恒言·马当神风送滕王阁》:“大 唐 高宗 朝间,有一秀士,姓 王 名 勃,字 子安,祖贯 山西 晋州 龙门 人氏。”
国语辞典
秀士[ xiù shì ]
⒈ 德行道艺出众的人。
引《礼记·王制》:「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
⒉ 泛指才华洋溢的读书人。
引《文选·阮籍·咏怀诗一七首之一七》:「三楚多秀士,朝云进 荒淫。」
近才人
⒊ 明清时的秀才。
最近近义词查询:
扼杀的近义词(è shā)
事件的近义词(shì jiàn)
自作自受的近义词(zì zuò zì shòu)
疏导的近义词(shū dǎo)
张开的近义词(zhāng kāi)
早年的近义词(zǎo nián)
对付的近义词(duì fù)
亲密的近义词(qīn mì)
礼物的近义词(lǐ wù)
标题的近义词(biāo tí)
生命的近义词(shēng mìng)
甜美的近义词(tián měi)
梓里的近义词(zǐ lǐ)
引子的近义词(yǐn zǐ)
侨民的近义词(qiáo mín)
遗作的近义词(yí zuò)
计策的近义词(jì cè)
不够的近义词(bù gòu)
下手的近义词(xià shǒu)
恩爱的近义词(ēn ài)
雷同的近义词(léi tóng)
暗杀的近义词(àn shā)
寻常的近义词(xún cháng)
出手的近义词(chū shǒu)
正路的近义词(zhèng lù)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