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例
词语解释
成例[ chéng lì ]
⒈ 成形的做法;常规;先例。
例还按成例办。
英precedent; established rules;
引证解释
⒈ 犹先例,惯例。
引《周书·萧大圜传》:“昔 汉 明 为《世祖纪》, 章帝 为《显宗纪》, 殷 鉴不远,足为成例。”
明 袁宏道 《偶成》诗:“京师重拜客,酬答有成例。”
《清史稿·食货志一》:“列朝因时制宜,不拘成例。”
叶圣陶 《隔膜·一生》:“他们心里原有个成例:田不种了,便卖耕牛。”
国语辞典
成例[ chéng lì ]
⒈ 惯例、前例。
引《周书·卷四二·萧大圜传》:「昔汉明为世祖纪,章帝为显宗纪,殷鉴不远,足为成例。」
《福惠全书·卷三·莅任部·革陋规》:「凡所云陋规者,乃地方历来之成例,而非自我创始者也。」
例如:「援引成例」。
近老例 旧规
最近近义词查询:
事件的近义词(shì jiàn)
遥远的近义词(yáo yuǎn)
暗号的近义词(àn hào)
终止的近义词(zhōng zhǐ)
维护的近义词(wéi hù)
订正的近义词(dìng zhèng)
回扣的近义词(huí kòu)
下班的近义词(xià bān)
浪费的近义词(làng fèi)
正当的近义词(zhèng dāng)
靠近的近义词(kào jìn)
草创的近义词(cǎo chuàng)
立时的近义词(lì shí)
廉价的近义词(lián jià)
怎么的近义词(zěn me)
寻常的近义词(xún cháng)
起源的近义词(qǐ yuán)
同伴的近义词(tóng bàn)
掩藏的近义词(yǎn cáng)
景色的近义词(jǐng sè)
脑袋的近义词(nǎo dài)
作家的近义词(zuò jiā)
场所的近义词(chǎng suǒ)
木排的近义词(mù pái)
贸易的近义词(mào yì)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