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丁
词语解释
壮丁[ zhuàng dīng ]
⒈ 年壮的男子。指服劳役的民丁或到达当兵年龄的人。
英able-bodied man (subject to conscription);
引证解释
⒈ 旧时称达到服劳役年龄的青壮年男子。犹言丁壮。
引宋 苏辙 《论衙前及诸役人不便札子》:“元佑 差役勑:人户差役,除耆长、户长、壮丁须正身充役,其餘公人如愿顾人充代者,并许任便。”
《宋史·食货志上六》:“朝廷审定民役,差募兼行,斟酌补除,极为详备……其五曰:壮丁皆按户版簿名次实轮充役,半年而更。”
⒉ 旧时称达到服兵役年龄的青壮年男子。亦指由民籍转入军籍者。
引《宋史·兵志五》:“治平 二年, 广南西路 安抚司集 左、右 两江四十五溪洞知州、洞将,各占隣迭为救应,仍籍壮丁,补校长,给以旗号。”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纪隆平》:“乡村农夫,离父母,弃妻子,投充壮丁,生不习兵而驱之死地,以故乌合瓦解,卒无成功。”
清 林昌彝 《守御四策》:“今宜札飭沿海州县,按所属陆路四乡大小村庄,查明每村共有壮丁若干,作为民勇。”
邹韬奋 《关于征兵的问题》:“他有一天被一个县长请去吃饭,看见警察抓进三个面无人色的贫苦农民。他问县长这抓来的是什么?县长答说这是抽来的壮丁。”
国语辞典
壮丁[ zhuàng dīng ]
⒈ 年龄已达可服劳役的壮年男子。也作「丁壮」。
引《宋史·卷一七八·食货志上六》:「壮丁皆按户版簿名次实轮充役,半年而更。」
《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上》:「得马二千三百三十六疋,壮丁五千八百八十一人,拨隶范延光军下调发。」
反衰翁
⒉ 泛称男子。
例如:「他家又添了一个壮丁。」
※ "壮丁"的意思解释、壮丁是什么意思由汉语国学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最近反义词查询:
抽象的反义词(chōu xiàng)
忽然的反义词(hū rán)
收市的反义词(shōu shì)
鼓励的反义词(gǔ lì)
西门的反义词(xī mén)
海洋的反义词(hǎi yáng)
争光的反义词(zhēng guāng)
伸手的反义词(shēn shǒu)
公用的反义词(gōng yòng)
冒充的反义词(mào chōng)
廉价的反义词(lián jià)
失业的反义词(shī yè)
任职的反义词(rèn zhí)
让路的反义词(ràng lù)
大名鼎鼎的反义词(dà míng dǐng dǐng)
作客的反义词(zuò kè)
名义的反义词(míng yì)
临时的反义词(lín shí)
素食的反义词(sù shí)
傲慢的反义词(ào màn)
求助的反义词(qiú zhù)
实行的反义词(shí xíng)
调皮的反义词(tiáo pí)
步步为营的反义词(bù bù wéi yíng)
修理的反义词(xiū lǐ)
更多词语反义词查询
相关成语
- dà zhèng大正
- xiān cǎo仙草
- téng lù誊录
- shàn shí膳食
- xuán tóng玄同
- xié lù huò邪路货
- bái chī白痴
- mín zhǔ dǎng pài民主党派
- tiān wài yǒu tiān天外有天
- fǒu zé否则
- zhōng nián rén中年人
- gāng yào纲要
- shēng lǐ xué生理学
- zǔ guó祖国
- néng yǒu能有
- jǐn còu紧凑
- xíng shì zhǔ yì形式主义
- shí lì pài实力派
- yī nián shēng一年生
- kuò chōng扩充
- bǎn miàn版面
- chù xiàn yí huá黜羡遗华
- fēn xī分析
- zhàn shī栈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