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bǎi

三百

拼音sān bǎi
注音ㄙㄢ ㄅㄞˇ

词语解释

三百[ sān bǎi ]

⒈  《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刑昺疏:“按今《毛诗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数。”后以“三百”指代《诗经》。

引证解释

⒈  参见“三百篇”。参见“三百篇”。

《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刑昺 疏:“按今《毛诗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数。”
后以“三百”指代《诗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三百之蔽,义归无邪。”
清 姚鼐 《<敦拙堂诗集>序》:“文士得三百之义者,莫如 杜子美。”

分字解释

※ "三百"的意思解释、三百是什么意思由汉语国学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悠悠岁月,沧海桑田,一转眼,便是三百年。

2.春风画卷三百里榴火看痴风光怎么去著墨,你林间过鸦鬓簪花一朵回眸语脉脉,转头眼见十年王城破一点朱砂终美到零落,鲜血去筹措不过留下几句执著。河图

3.那是!你姑奶奶我可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三百六十行行会一点!

4.自古男儿当自强,顶天立地硬如钢;如今社会又变样,在家还得把娘当,洗衣做饭拖拖地,老婆当起太上皇;谁让男儿都坚强,逆来顺受扛大梁。一年三百六十五,八月三号爷们您可别忙!祝。

5.三百多人参加了追悼会,人们用这方式来悼念这位老干部。

6.想来这特殊材料制成的墙体已历经三次大火、昂然屹立三百多年而不倒,真是难能可贵。

7.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

8.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9.看着那如蚁集的贼兵主攻西门,常夏定下了战略,由他率主力至城门前阻击,沈复率着三百新人在城楼上协攻。

10., 英国人在德黑兰只好任人摆布;西欧在历史中三百年左右的领导地位业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