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ánjīng

南京

拼音nán jīng
注音ㄋㄢˊ ㄐ一ㄥ
词性名词

词语解释

南京[ nán jīng ]

⒈  古都名。唐安史之乱,玄宗奔蜀。到至德二载,收复两京,还都长安,遂将蜀郡改为成都府,建号南京。

⒉  古都名。契丹神册四年葺辽阳故城建东平郡。天显三年迁东丹国都于此,升为南京。

⒊  古都名。契丹会同元年得幽蓟十六州,升幽州为幽都府,建号南京。

⒋  古都名。宋大中祥符七年,因应天府为赵匡胤旧藩,建为南京。地在今河南商丘县南。建炎元年,高宗继位于南京,即此。参阅宋高承《事物纪原》卷六。

⒌  古都名。金天辅七年,以新得辽地南京(即燕京)六州归宋,改以平州为南京。

⒍  古都名。金初称北宋故都开封府为汴京,贞元元年改称南京。贞佑二年迁都于此。

⒎  古都名。明洪武元年八月建都于江南应天府,永乐间迁都北京,改应天府为行在,正统间建为南京。清为江宁府治,而仍沿南京之称。即今南京市。

引证解释

⒈  古都名。 唐 安史 之乱, 玄宗 奔 蜀。到 至德 二载,收复两京,还都 长安,遂将 蜀郡 改为 成都府,建号 南京。

唐 李白 《上皇西巡南京歌》之六:“北地虽夸 上林苑,南京 还有 散花楼。”

⒉  古都名。 契丹 神册 四年葺 辽阳 故城建 东平郡。天显 三年迁 东丹国 都于此,升为 南京。

⒊  古都名。 契丹 会同 元年得 幽 蓟 十六州,升 幽州 为 幽都府,建号 南京。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三章第一节:“辽太宗 把皇都建号 上京,称 临潢府。

幽州 称 南京。”

⒋  古都名。 宋 大中 祥符 七年,因 应天府 为 赵匡胤 旧藩,建为 南京。地在今 河南 商丘县 南。 建炎 元年, 高宗 继位于 南京,即此。参阅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卷六。

⒌  古都名。 金 天辅 七年,以新得 辽 地 南京 (即 燕京 )六州归 宋,改以 平州 为 南京。

⒍  古都名。 金 初称 北宋 故都 开封府 为汴京, 贞元 元年改称 南京。贞祐 二年迁都于此。

宋 周煇 《北辕录》:“九日,至 东京。虏改名 南京 ……按 东京,春秋 卫、陈、郑 三国之境,古 大梁城 也。”

⒎  古都名。 明 洪武 元年八月建都于 江南 应天府,永乐 间迁都 北京,改 应天府 为行在, 正统 间建为 南京。清 为 江宁府 治,而仍沿 南京 之称。即今 南京市。

清 孙枝蔚 《初至南京客有谈南京事者感赋》诗:“南京 歌舞骄南渡,四镇功名误四方。”

国语辞典

南京[ nán jīng ]

⒈  地名。位在江苏省西南部。东有钟山,西、北临长江,依山面水,中间为秦淮河和长江的冲积平原,形势险要。战国时称为「金陵」,三国时吴国于此建都,改称为「建业」。后东晋、宋、齐、梁、陈皆以南京为首都,改称为「建康」。至明太祖又在此建都,称为「应天府」。后明成祖迁都北京,以应天府为南京,为「南京」名称的由来。

⒉  城市名。参见「南京市」条。

英语Nanjing subprovincial city on the Changjiang, capital of Jiangsu province 江蘇|江苏, capital of China at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法语Nankin, Nanjing

分字解释

※ "南京"的意思解释、南京是什么意思由汉语国学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星期天的上海南京路总是人山人海,熙熙攘攘。

2.魏巍的姐姐在南京一家医院当护士,她了解到一种名叫磺胺嘧啶钠注射液的药,对大脑的渗透性强,有可能对抗这种病菌。

3.南京是个有山有水的城,我也曾站在高处看过它的屋顶——错落参差,色彩各异,虽不见整齐划一的“大美”,但灰蒙蒙的色调却也折射着真实的人生。

4.更多类别爱妻日祝福短信(40)立秋祝福短信(177)久久节祝福短信(26)要爱日祝福短信(35)国际接吻日祝福短信(162)芒种祝福短信(288)晚安短信(210)邀请短信(127)奥运会祝福短信(129)我爱发祝福短信(10)六一国际儿童节祝福短信(161)要发日祝福短信(43)趣味短信(245)激励短信(73)腊八节祝福短信(291)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短信(65)世界男性健康日祝福短信(177)女生节祝福短信(207)表白短信(155)情话短信(155)

5.而且,一天吃一顿菜羹粗饭,不喝酒不打牌不搓麻将不听音乐,30年没和女人睡过觉,可与南京路上好八连媲美了。

6.南京,南京。灾难已经发生,人死无法重生。六朝古都金陵,花团锦簇清冷。我们刻骨铭心,我们应该相信,祖国会繁荣昌盛,灾难不再发生。南京大屠杀纪念日,记住历史,铭记灾难,让我。

7.南京城头一时间慷慨激昂、气冲霄汉。

8.血淋淋的历史在滴血,活生生的生命受摧残,恶狠狠的日寇大屠杀,千万万的国民赴九泉,南京大屠杀纪念日,不忘国耻,发愤图强,愿祖国更繁荣!

9.南京大屠杀在每一个中国人心里都是刻骨铭心的痛,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这段悲伤的历史。

10.我好想赶紧长成十八岁的女孩,因为那个时候我就可以入党成为党员了,好期待啊!想想过去的屈辱历史,火烧圆明园、南京大屠杀、旅顺大屠杀,再看看现在的新中国是多么美好,是多么辉煌,这都是共产党的汗马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