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ào

举报

拼音jǔ bào
注音ㄐㄨˇ ㄅㄠˋ

繁体舉報
词性动词

词语解释

举报[ jǔ bào ]

⒈  上报。检举,报告。如:建立举报制度。

引证解释

⒈  上报。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教养·礼耆德》:“择本乡年八十以上,素有德行,从公确实举报。”

⒉  检举,报告。

如:建立举报制度。

分字解释

※ "举报"的意思解释、举报是什么意思由汉语国学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十堰市委宣传部前日还在当地门户网站秦楚网发布消息称,1995年至1996年,郭元荣以举报为名,多次用投寄信件、拍发电报方式,侮辱诽谤、攻击诬陷他人。

2.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为举报人配把“保密锁”,使他们的举报材料如“绝密文件”一样,没有泄密的可能。

3.但是市长信箱转来的群众举报信不可等闲视之,万一周市长过问,不好交差,所以两个局都责成下面的蕴山分局,前往小商村进行调查。

4.上述举报材料称,这些基本农田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主产水稻、玉米、甘蔗和反季蔬菜等高稳产作物,每亩土地能够带给村民近7000元的收入。

5.举报信箱也许只有两个作用,首先是自欺欺人,其次是让它锈蚀。

6.但从“实名举报”看,敢于“实名”的,定然不敢造谣生事,否则既逃脱不了又吃罪不起。

7.江苏盐城亭湖区盐东镇以“新城乡大厦”名义建设办公楼,楼高10层并有3幢附属楼、门前有约10亩地的绿地广场,因被人举报,镇政府仅使用20天后搬出。

8.实名举报太原市小店区人民法院以口供判案,以言代法,枉法裁判,包庇罪犯。

9.这里面也许有个人恩怨在里头。但是这不重要。我们更关心的是举报是否属实。如果举报属实,管他举报人是什么动机?如果不属实,才需要追究出于什么动机诬告。方舟子

10.比如揭发出一个贪污犯,可以把追缴回来的非法所得的一半奖励举报人,这样虽然也会造成一定的财富流失,但终究能追回一部分,比全部落入贪污犯手中要好得多,相信重奖之下,必有勇夫,让贪污者惶惶不可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