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ōfāng

多方

拼音duō fāng
注音ㄉㄨㄛ ㄈㄤ
词性形容词

词语解释

多方[ duō fāng ]

⒈  

in every way; multilateral; in many ways;

⒉  有三方或三方以上参与的。

指合同;

⒊  多方面。

少有连,必多方钩致。——清·方苞《狱中杂记》
多方引导。
多方抢救。

引证解释

⒈  泛指众邦国。

《书·泰誓下》:“维我 有周,诞受多方。”
孔 传:“多方,众方之国。”
《书·多方》:“王若曰,猷,告尔四国多方。”
杨树达 《积微居小学述林·释<尚书>‘多方’》:“今按:方者, 殷 周 称邦国之辞……多方谓多国多邦,盖无可疑。”

⒉  多种方法。

《左传·昭公三十年》:“若为三师以肄焉,一师至,彼必皆出。彼出则归,彼归则出, 楚 必道敝。亟肄以罢之,多方以误之,既罢而后以三军继之,必大克之。”
《魏书·阳固传》:“时 世宗 广访得失, 固 上讜言表曰:‘臣闻为治不在多方,在於力行而已。’”
唐 韩愈 《王公神道碑铭》:“时疫旱甚,人死亡且尽,公至,多方救活,天遂雨,疫定。”
金 王若虚 《孟子辨惑》:“天下之人,不能皆上性,君子多方教人,要以趋於善而已。”
清 王士禛 《居易录谈》卷中:“屡次特遣大臣察勘,多方賑济。”

⒊  多端,多方面。

《墨子·公孟》:“人之所得於病者多方,有得之寒暑,有得之劳苦。”
《楚辞·九辩》:“心怵惕而震盪兮,何所忧之多方。”
朱熹 集注:“方,犹端也。”
清 魏源 《默觚上·学篇十一》:“道以多歧亡羊,学以多方丧生。”

⒋  学识渊博。

《庄子·天下》:“惠施 多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

国语辞典

多方[ duō fāng ]

⒈  种种方法。

《魏书·卷七二·阳尼传》:「臣闻为治不在多方,在于力行而已。」

⒉  各方面。

《墨子·公孟》:「人之所得于病者多方,有得之寒暑,有得之劳苦。」

英语in many ways, from all sides

法语par tous les moyens, par divers moyens

分字解释

※ "多方"的意思解释、多方是什么意思由汉语国学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其实,有很多方法帮助我们摆脱当前的困境,只是所剩时间无几了。

2.为了与焦仲卿结发同枕席,夫唱妇随直到白头偕老,尽管焦母多方的为难,她还是竭尽全力的通过辛勤的劳作来使婆婆改变对自己的映象。

3.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苏霍姆林斯基

4.加以不论他们持什么态度,其带有西方标签的民族主义学术方向可受到两岸崇拜国际名势的学术权威的积极支持,故可左右逢源,足以收多方面之个人实惠,可谓世故之至。

5.金光燮指出,韩国统计厅与中国国家统计局的合作历史悠久,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果。

6.只看一个人的着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7.这不是一个秘密,音乐可以在很多方面影响我们,它可以是我们情绪激昂,也可以让我们镇定淡然,音乐能带回遗忘的记忆,也可以使人紧密连接。

8.发挥才智,则锋芒毕露;凭借感情,则流于世俗;坚持己见,则多方掣肘。总之,人世难居。夏目漱石

9.同时,在熟读成诵之中潜移默化,培育心灵,开发心智,在道德、文化、智能等诸多方面的素质都能得到提高。

1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蕴含着深刻的科学内涵,是一个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可以从多方面展开的科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