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àozhú

爆竹

拼音bào zhú
注音ㄅㄠˋ ㄓㄨˊ
词性名词

词语解释

爆竹[ bào zhú ]

⒈  古时用火烧竹,毕剥有声,火花迸裂,称为爆竹。今人用纸卷火药,点燃发响,也称爆竹,或称爆仗。

firecracker;

引证解释

⒈  古时在节日或喜庆日,用火烧竹,毕剥发声,以驱除山鬼瘟神,谓之“爆竹”。火药发明后以多层纸密卷火药,接以引线,燃之使爆炸发声,亦称为“爆竹”。也叫“爆仗”、“炮仗”。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於庭前爆竹、燃草,以辟山臊恶鬼。”
唐 刘禹锡 《畬田行》:“照潭出老蛟,爆竹惊山鬼。”
宋 王安石 《元旦》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清 沉复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游览既毕,宴於水阁,命从者放爆竹。轰然一响,万山齐应,如闻霹靂声。”
鲁迅 《伪自由书·电的利弊》:“外国人用火药制造子弹, 中国 却用它做爆竹敬神。”

⒉  供燃爆用之竹。

唐 元稹 《生春》诗之十三:“乱骑残爆竹,争唾小旋风。”
清 戴名世 《游吼山记》:“从者试烧爆竹取声,水激石怒,天地若裂。”

国语辞典

爆竹[ bào zhú ]

⒈  古时以火燃竹,劈㕷作响,用以驱鬼。今则用纸卷裹火药做成,点燃引线就会炸裂,发出巨大声响,常在喜庆时燃放。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也作「爆竿」、「爆仗」。

《红楼梦·第五三回》:「一夜人声嘈杂,语笑喧阗,爆竹起火,络绎不绝。」

爆仗 炮竹

英语firecracker

德语Feuerwerk, Feuerwerkskörper, Schwärmer (S)​

法语pétard

分字解释

※ "爆竹"的意思解释、爆竹是什么意思由汉语国学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爆竹声声打破旧日的烦恼,礼花缤纷迎来新年的吉兆。大红的灯笼映照在每个喜悦的脸庞。蛇年到了,愿你事事顺心,快乐常在!

2.市民对这场雪喜形於色,放寒假的孩子们则更甚--他们一边放爆竹,一边玩雪。

3.你听,噼啪声,那不是爆竹,而是元宵子弹在飞射:粒粒打到你碗中,变汤圆颗颗;粒粒打到你嘴边,变笑声连连,粒粒打到你心里,变祝福声声:元宵快乐!

4.新年的声声爆竹送走了旧日酸甜,唤醒了新的企盼。新桃旧符,年年望相似,似是旧时相识,人非物是,惟有游子哀愁,仍旧。

5.本报讯“我们店里销售日常食杂用品,不卖烟花爆竹。

6.365天漫长等待,8760小时煎熬忍耐,终于迎来了激动人心时刻,当烟花在除夕夜空绚烂,当爆竹在除夕夜晚泛滥,当烦恼在蛇年的尾巴滚蛋,当幸福敲响了新年的门槛,祝亲爱的朋友除夕快乐!

7.趁爆竹声还未消逝,先把最好的祝福,最美的祝愿,最多的快乐,最真诚的问候,最强壮的健康,最祥和的幸运,最美丽的祝福,送给你和你的家人,祝合家欢乐、牛气冲天,元宵节快乐!

8.神驹踏上平安道,天上人间皆欢笑。爆竹声里热情高,合家团圆乐淘陶。招财进宝福星照,万事如意生活好。只愿马年无烦恼,幸福快乐将你抱。

9.爆竹一声响,平地起炸雷,今夜如同白昼一般,热闹非凡,一切都是因为这是个特殊的夜晚,除夕夜,为你送上新年的第一声祝福,愿你快乐开怀,吉祥如愿。

10.大年三十刚刚过,爆竹声声犹入耳,元宵佳节即来到,颗颗元宵下锅中,甜言蜜语煮出来,温馨清香沁心脾,和和美美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