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í yán
注音ㄓˊ 一ㄢˊ
繁体執言
⒈ 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例执言守事,无所违禁。
英make positive assertions;
⒈ 拿出主张;建白。
引《易·师》:“田有禽,利执言,无咎。”
王弼 注:“物先犯己,故可以执言而无咎也。”
孔颖达 疏:“故可以执此言往问之。”
唐 吴兢 《贞观政要·政体》:“自今詔敕疑有不稳便,必须执言,无得妄有畏惧,知而寝默。”
⒉ 谓坚持自己的话,不改口。
引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折狱》:“公曰:‘井有死人,恐未必即是汝夫。’妇执言甚坚。公乃出尸于井,视之,果不妄。”
⒊ 借口。
引《金史·叛臣传·张觉》:“及 金 人伐 宋,竟以纳 平州 之叛为执言云。”
1.慕迟的院落近来荒了不少,那些精灵花仙自从知道他是谪仙以后再没来院中游乐,正如当年被贬时仙友四散,肯为他仗义执言的只有一人。
2.李贺很为韩愈在文中的仗义执言动容,但也不由叹道:“韩公之耿直,文中可见一斑。
3.他性情耿直,总爱仗义执言。
4.再说,对这样的事件,你们当记者的仗义执言,也是职责所在。
5.跋山涉水,抢先播报;枪林弹雨,身处一线;仗义执言,不畏强权;舍生忘死,伸张正义;背井离乡,于民同心;记者节到了,愿你的每一天都幸福快乐。
6.李老师是个仗义执言的好人。
7.文聘身为新野之战主将,一直对刘璟在新野之战未得任何奖赏而耿耿于怀,今天蔡瑁说他不够资格上堂,文聘再也忍不住,仗义执言。
8.李贺很为韩愈在文中的仗义执言动容,但也不由叹道:“韩公之耿直,文中可见一斑。
9.你也是堂堂七尺之躯,为什么在关键时刻不敢挺身而出、仗义执言呢?
10.爱丽丝仗义执言,声言母连达没做错什么,“真正有错的是‘火星人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