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谛
词语解释
真谛[ zhēn dì ]
⒈ 真切的理论和精义;奥妙所在。
例要弄清其中的真谛实非易事。
英truth;
引证解释
⒈ 原为佛教语。与俗谛合称为“二谛”。亦泛指最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引南朝 齐 周颙 《重答张长史书》:“若谓探道家之跡,见其来一于佛者,则是真諦实义,沿文可见矣。”
唐 元稹 《大云寺》诗:“真諦成知别,迷心尚有云。”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昼锦》:“想浮生矇昧,谁辨雄雌,问前生难解红莲真諦。”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五讲:“从真谛来看是空,从俗谛来看是有。”
鲁迅 《华盖集续编·小引》:“这里面所讲的仍然并没有宇宙的奥义和人生的真谛。”
国语辞典
真谛[ zhēn dì ]
⒈ 真实的意义。
引明·陈汝元《金莲记·第三六出》:「想浮生蒙昧,谁辨雄雌,问前生,难解红莲真谛。」
⒉ 人名。南朝梁陈间高僧,本是西天竺优襌尼国人,应梁武帝的邀请,在大同元年(西 元 546年)到达中国,后在广州刺史欧阳頠父子的支持下专心译经,译有《大乘唯识论》一卷、《摄大乘论》三卷、《中边分别论》二卷、《阿毗达磨俱舍释论》二二卷等,其中尤以《摄大乘论》影响最大,是南朝摄论学的依据,也是较有系统的介绍大乘瑜伽行派到中国的译经家。
⒊ 佛教用语。二谛之一。意为最究竟的真实。但佛教四派对此有不同的定义:一、毗婆沙宗说,事物虽已破灭或经理智分析后,心识依旧认为它是存在的,是为真谛;二、经部说,不待概念的赋予,其本身就已存在,而且经得起理智观察的事物,是为真谛;三、唯识宗说,观察实质的智慧所能觉察的对象,是为真谛;四、中观宗说,在经验世界中主客二元对立的状态已经不存在,在这状况下,直接现量所觉察的对象,是 为真谛,也就是空性。
引《阿毗达磨俱舍释论·卷一六》:「若破无彼智,由智除余尔,俗谛如瓶水,异此名真谛。」
分字解释
造句
1.时间好比一部列车,它能承载我们驶向成功的未来;时间好比一位老人,它能帮助我们学到人生的真谛。
2.教师既要激发儿童的信心和自尊心,又要对学生心灵里滋长的一切不好的东西采取毫不妥协的态度。真正的教育者就要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这种结合的真谛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关心。
3.生活的真谛在于创新,生活的理想在于远大,生活的艺术在于选择,生活的步履在于踏实,生活的乐趣在于追求,生活的安乐在于平淡。
4.人在面对困境或不顺利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一个意志。你要不断告诉自己是最好的,你要去训练,你要学东西。可能别人只花了一分辛苦,你可能要花十分。虽然这些都是老生常谈的道理,但的的确确是人生的真谛。
5.经过苦难,才会晓得幸福的滋味;经过磨砺,才会懂得生命的真谛;经过探寻,才会发现人生的宝藏;经过打拼,才会缔造明天的精彩!
6.只有认真的去爱才能体会爱的真谛。
7.才有这个多彩的社会,因为感恩才会有真挚的友情。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我要感恩老师。
8.好心境来自人性的平和与淡泊。要超脱世俗困扰红尘诱惑,有登高临风宠辱皆忘的情怀,平凡中蕴含人生真谛。
9.又到中秋,又见明月,且让我们坐成一个圆圆的月亮,细细地品味人生的奥妙,感受生活的真谛。一任月光,如流水,绵绵潺潺……
10.大家活得平平顺顺,锦衣玉食时说快乐,不是真乐,能苦中作乐,才算是得到了快乐的真谛。在喧嚣中保持安静,在坎坷困顿中不失大度,此时此刻,胸襟才算开阔,闲情逸致也就养成了。
相关词语
- zhēn niáng真娘
- zhēn lǐ bào真理报
- zhēn yì真义
- zhēn xīn真心
- guǒ zhēn果真
- wéi zhēn为真
- zhēn měi真美
- zhēn zhèng真正
- zhēn zhǔ真主
- zhēn jì真寂
- xiě zhēn写真
- zhēn qíng真情
- zhēn tǔ真土
- rèn zhēn认真
- zhēn mìng tiān zǐ真命天子
- chuán zhēn传真
- zhēn shì真是
- zhēn xiāng真香
- zhēn yào真要
- zhēn cháng真常
- zhēn lǐ真理
- zhēn xiāng míng真香茗
- zhēn qì真炁
- ān dì安谛
- fǎng zhēn仿真
- dì wèi谛味
- táo zhēn淘真
- zuì zhōng zhēn醉中真
- zhēn jiě真解
- yí zhēn遗真
- zhēn gé真格
- zhēn kōng bèng真空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