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ō

立说

拼音lì shuō
注音ㄌ一ˋ ㄕㄨㄛ

繁体立說

词语解释

立说[ lì shuō ]

⒈  犹立论。

引证解释

⒈  犹立论。

宋 叶适 《朝请大夫陈公墓志铭》:“边事将作, 思诚 諗故。余告以立説有先后,定计有始末,无误也。”
明 王守仁 《大学问》:“吾党各以己见立説,学者稍见本体,即好为径超顿悟之説,无復有省身克己之功。”
黄侃 《礼学略说》:“今文、古文,往往差异,姑置勿谈,即同一师承,立説亦復不齐壹。”

分字解释

※ "立说"的意思解释、立说是什么意思由汉语国学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他从不购买并穿戴华贵衣服以摆显赫地位,“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为了实现著书立说以资治国借鉴,近20年不分日夜,废寝忘食,经常抱病工作。

2.企业管理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剧烈变动,政治上的动荡纷争进而导致思想上的百家争鸣,代表不同利益阶层的诸子百家蜂起立说,形成中国思想史上蔚为壮观的文化景观。

3.他们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批评别人的观点,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4.在中国,特别是在建国以后,学者们也开始关注西方的学习理论对中国教育的价值蕴含,并纷纷著书立说。

5.这些人面向新旧两个世界的读者,大量著书立说,使新英格兰呈现一派严谨的学术氛围。

6.民族的安危,发愤研究古史,坚持著书立说,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

7.张教授虽已年近古稀,但仍潜心钻研,著书立说。

8.问题教学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理论基础,历史上曾有很多教育家对此著书立说。

9.一百零一、我读书时主修心理学及历史,因此我强烈地感到这现象有多可悲。专家们如何的认同,在清谈节目里侃侃而谈,或著书立说以求哗众取宠,他们对于历史人物的论述是极其不真确。

10.张教授虽已年近古稀,但仍潜心钻研,著书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