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露

拼音tǔ lù
注音ㄊㄨˇ ㄌㄨˋ
词性动词

词语解释

吐露[ tǔ lù ]

⒈  说出实情或真心话。

吐露真情。

tell; unburden; unbosom;

⒉  显露。

灶房里吐露出一线灯光。

reveal;

引证解释

⒈  谓说出实情或真心话。

唐 白居易 《苏州刺史谢上表》:“尘瀆皇鉴,吐露赤诚。”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杂录》:“盖急于吐露,而忘其裁制也。”
《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焦氏、焦榕 初时抵赖,动起刑法,方纔吐露真情。”
柔石 《人鬼和他底妻的故事》:“为什么一句不肯吐露呢?”

⒉  显露。

《朱子语类》卷七一:“寻常吐露见於万物者,尽是天地心。”
鲁迅 《书信集·致青木正儿》:“中国 的文学艺术界实有不胜寂寞之感,创作的新芽似略见吐露,但能否成长,殊不可知。”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四章:“只有偶尔闪亮的手电光和炊事员做饭的灶房里吐露出的灯光,才划破了这漆黑的夜。”

国语辞典

吐露[ tǔ lù ]

⒈  说出。

《大宋宣和遗事·亨集》:「其人略无一语,亦无痛楚之色,终不肯吐露实情。」
《 醒世恒言·卷二七·李玉英狱中讼冤》:「焦氏、焦榕初时抵赖。动起刑法,方才吐露真情。」

透露 表现 表示 流露

⒉  显露。

《朱子语类·卷七一·易·复》:「寻常吐露见于万物者,尽是天地心。」

英语to tell, to disclose, to reveal

德语ausdrücken, offenbaren , berichten, erzählen , enthüllen, mitteilen

法语révéler, avouer

分字解释

※ "吐露"的意思解释、吐露是什么意思由汉语国学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他说许多候选人都对当地政府愤懑不平,无法吐露他们的心声。

2.抱怨就好比口臭,当它从别人的嘴里吐露时,我们就会注意到;但从自己的口中发出时,我们却能充耳不闻。改变自己说的话,不要再抱怨。改变你的言语,改变你的思维,你就能改变自己的人生。威尔·鲍温

3.一截短短粉笔,勾画着学海的浩大;一方窄窄讲台,搭起通向真理的支架;一番谆谆教诲,吐露情意真挚的话;一支不朽的红笔,描绘学生前程美丽的画;一叠厚厚备课本,写满辛劳付出的密密麻麻;一双温暖的手,领着学生快乐长大。教师节到了,祝所有的老师节日快乐!

4.女子就像一把竖琴,它仅仅向懂得如何弹拨它的艺术师吐露美妙曲调中的奥秘。巴尔扎克

5.由于长寿经济大发展,我们这里的田地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鳞次接比的厂房,一座座美丽的厂房就像一座座美丽的大花园,厂房四周那一块块绿油油的草坪象一块块绿色的地毯,花坛里的花儿争奇斗艳、吐露芬芳。晏家可谓是旧貌换新颜!晏家人民真是有着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壮志豪情呀!

6.若要有优美的嘴唇,要讲亲切的话;若要有可爱的朋友,要看到别人的长处;若要有甜蜜的爱情,就勇敢的吐露真诚;国际母语日,若要有最纯朴的幸福快乐,就把中国话和中国爱发扬光大。

7.土地是我们的母亲,她孕育了生命,滋润着万物生长。花朵离开了泥土就永远的失去了吐露芬芳的机会,绿树离开了泥土就再也没有挺拔的身躯,人类离开了泥土就彻底断了根。也许,这就是爱,这就是大地朴实的爱。

8.草丛里的山菊花开得正艳,给厚厚的荒草增添了生气,山菊花,秋天山林的宠儿,黄的,粉的,吐露着芬芳,争奇斗艳。点缀了大山,渲染了心情。

9.草丛里的山菊花开得正艳,给厚厚的荒草增添了生气,山菊花,秋天山林的宠儿,黄的,粉的,吐露着芬芳,争奇斗艳。点缀了大山,渲染了心情。

10.你的美,遗世而独立,你的声音,似流水之韵;我不语,不寻,亦不吐露你的芳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