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ì fèn
注音一ˋ ㄈㄣˋ
繁体義憤
⒈ 基于正义公理激发的愤怒或对非正义的事情引起的愤慨。
例满腔义愤。
英righteous indignation;
⒈ 被违反正义的事情所激发的愤怒。
引《后汉书·逸民传序》:“汉 室中微, 王莽 篡位,士之藴藉义愤甚矣。”
清 龙启瑞 《粤西团练辑略序》:“威令之迫於上者鲜效,义愤之激於民者有功。”
毛泽东 《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虽然对于这些坏人坏事有一些了解,但熟视无睹,不引起义愤。”
⒈ 出于正义的愤怒。
引《红楼梦·第六〇回》:「四人终是小孩子心性,只顾他们情分上义愤,便不顾别的。」
近愤怒 气愤
1.这一天不仅将以人民遭受劫难的日子永世受到悼念,而且将以文明世界义愤填膺,决心奋起行动的日子载入史册。
2., 这种人在大庭广众之中表现得义愤填膺,却怀着无比的乐趣到各公共厕所去欣赏涂写在墙上的淫词秽语.
3., 她那义愤填膺铿锵的话语,好似使我明白了什么,第一次觉得友谊太伟大了。
4., 当他在电视上看到歹徒残忍的杀死了那么多无辜的生命的时候,顿时义愤填膺。
5., 今天,日本人企图占有钓鱼岛,美国人也想插手钓鱼岛,我们怎能不义愤填膺?
6., 大臣们听得义愤填膺,就连保守派也感觉脸上火辣辣的,个个对耶律延禧和贾侍郎怒目相视。
7.当割让*弯的消息传来,*弯人民奔走相告,义愤填膺。
8., 突然身边的人个个义愤填膺,纷纷指责她。
9., 一时间,囚犯们个个义愤填膺,冲动而激动,忽喇喇涌向头顶二层牢狱。
10., 我们常常对社会上的见利忘义之人义愤填膺,却不知自己也成了其中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