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荦强识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卓荦:超绝,特出;识:通“志”,记住。指聪明颖慧,记忆力很强。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许慈传》:“虽学不沾洽,然卓荦强识。”
基础信息
拼音zhuó luò qiáng zhì
注音ㄓㄨㄛˊ ㄌㄨㄛˋ ㄑ一ㄤˊ ㄓˋ
感情卓荦强识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鬼哭神嚎(意思解释)
- 迷而不反(意思解释)
- 翘尾巴(意思解释)
- 水至清则无鱼(意思解释)
- 彬彬有礼(意思解释)
- 严阵以待(意思解释)
- 浪费笔墨(意思解释)
- 打肿脸充胖子(意思解释)
- 损人不利己(意思解释)
- 不分青红皂白(意思解释)
- 珠宫贝阙(意思解释)
- 流离颠沛(意思解释)
- 反治其身(意思解释)
- 一场空(意思解释)
- 目不斜视(意思解释)
- 款学寡闻(意思解释)
- 恐后争先(意思解释)
- 读书种子(意思解释)
- 安闲自得(意思解释)
- 凤协鸾和(意思解释)
- 不合时宜(意思解释)
- 性命攸关(意思解释)
- 心小志大(意思解释)
- 一刹那(意思解释)
- 惴惴不安(意思解释)
- 字斟句酌(意思解释)
- 鞭辟入里(意思解释)
- 赤胆忠心(意思解释)
- 主人翁(意思解释)
- 腾声飞实(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床上安床 | 比喻不必要的重叠。 |
敌众我寡 | 敌方人数多;我方人数少。多形容双方对峙;众寡悬殊。 |
疑邻盗斧 | 疑:怀疑;斧:斧头。怀疑邻居偷他的斧头。指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
赶尽杀绝 | 驱除干净;彻底消灭。比喻残忍狠毒;不留余地。 |
广阔天地 | 指可以发挥作用做出成就的广大领域 |
危急关头 | 不可预见的紧急关头或困境,要求立即采取行动以避免造成灾难。 |
昂藏七尺 | 指轩昂伟岸的男子汉。 |
鸿儒硕学 | 鸿儒:大儒;硕学:有很多学问的人。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 |
饱食暖衣 | 吃的饱;穿的暖;生活富足;无忧无虑。 |
三三两两 | 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 |
茕茕孑立 | 孤独无依的样子。 |
阳春白雪 | 阳春;白雪: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
龙争虎斗 | 龙与虎之间的争斗。形容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紧张。 |
横七竖八 | 有的横着;有的竖着。形容杂乱无章;没有条理。 |
身败名裂 | 地位丧失;名声败坏。现在也形容干了坏事;遭到彻底失败。 |
人面狗心 | ①《晋书·苻朗载记》:“朗曰:‘吏部为谁,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后因以“人面狗心”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②犹言人面兽心。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 | 征:征战;荡:扫荡。形容转战南北,奋勇杀敌。 |
足衣足食 | 衣食丰足。指生活富裕。 |
迫不得已 | 迫:逼迫;已:停止;结束。逼得毫无办法;不得不如此。 |
取之不尽 | 拿不尽。形容极其丰富。 |
形影相随 | 像人或物体与其影子那样总是在一起。形容关系密切;永不分离。 |
气味相投 | 气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来。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不要多管闲事。 |
逢人说项 | 比喻到处为人说好话 |
土生土长 | 当地生长的。 |
大势所趋 | 大势:总体局势;趋:向、往。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 |
豁然开朗 | 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地方开阔;光线充足、明亮。指一下子出现了开阔明亮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种道理;心情十分舒畅。 |
饿殍满道 | 殍:饿死的人。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形容饥荒灾祸严重,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