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终非池中物终非池中物的意思
zhōngfēichízhōng

终非池中物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池中物:比喻蛰处一隅、脚无大志的人。比喻总有出头的一天。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周瑜传》:“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

基础信息

拼音zhōng fēi chí zhōng wù

注音ㄓㄨㄥ ㄈㄟ ㄔˊ ㄓㄨㄥ ㄨˋ

感情终非池中物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终非池中物的意思解释、终非池中物是什么意思由汉语国学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豆萁燃豆 比喻兄弟相残。
名山大川 著名的高山和大河。
富贵骄人 富:有钱;贵:指有地位。有财有势,盛气凌人。
土木形骸 形骸:指人的形体。形体象土木一样。比喻人的本来面目,不加修饰。
姹紫嫣红 姹:美丽;嫣:妖艳;美好。形容各色的美丽花朵争相斗妍。也作“嫣红姹紫”。
吃不了兜着走 比喻不能承受或担当。
罄竹难书 罄:尽;竹: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书:写。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多形容罪恶累累。
国泰民安 泰:太平。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男大当婚 指男子成年后要娶亲成家。
乐以忘忧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密锣紧鼓 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
败德辱行 败坏道德和操守。
当头棒喝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足不出门 同“足不出户”。
困兽犹斗 困兽:被围困的野兽;犹:还、仍;斗:搏斗。被围困的野兽还要搏斗。比喻陷于绝境的失败者还要顽抗。
无计可施 施:施展。没有什么计谋可以施展。指一点办法也没有。
连车平斗 形容冗员很多。
倒载干戈 倒:把锋刃向里倒插着;载:陈设,放置;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泛指武器。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战争,天下太平。
勿谓言之不预 不要说事先没有说过,表示事前已讲明白。
超凡入圣 凡:凡人;普通人。超越凡俗;进入圣贤境界。后来多指学术、技艺、修养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
变化无方 方:方向,引申为准则。善于变化没有固定的方向或程式。形容行动不因循守旧,变化多端。
音容如在 声音和容貌仿佛还在。形容对死者的想念。同“音容宛在”。
英雄所见略同 所见:所见到的,指见解;略:大略,大致。英雄人物的见解基本相同同。这是对意见相同的双方表示赞美的话。
指手画脚 指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形容说话时放肆或得意忘形。
大江东去 长江的水往东奔流而去。后借用为词牌名。多表示陈迹消逝,历史向前发展。
望子成龙 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成就。
鸾凤和鸣 比喻夫妻相亲相爱。旧时常用于祝人新婚。
仁者能仁 旧谓有身份的人所做的事总是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