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一未知其二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只了解事物的一方面,而不了解其他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公知其一,未知其二。”
例子茅盾《创造》:“娴娴,你的话正象你的思想和行动:知其一未知其二。”
基础信息
拼音zhī qí yī wèi zhī qí èr
注音ㄓ ㄑ一ˊ 一 ㄨㄟˋ ㄓ ㄑ一ˊ ㄦˋ
感情知其一未知其二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分句;指了解片面。
近义词知其一不知其二、知其一未睹其二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安内攘外(意思解释)
- 金屋藏娇(意思解释)
- 人才济济(意思解释)
- 知无不言,言无不听(意思解释)
- 同病相怜(意思解释)
- 青山绿水(意思解释)
- 明知故问(意思解释)
- 功成名就(意思解释)
- 倒悬之危(意思解释)
- 不卑不亢(意思解释)
- 到此为止(意思解释)
- 一哄而起(意思解释)
- 一场空(意思解释)
- 救经引足(意思解释)
- 己溺己饥(意思解释)
- 光前裕后(意思解释)
- 户告人晓(意思解释)
- 异途同归(意思解释)
- 有血有肉(意思解释)
- 女扮男装(意思解释)
- 钿合金钗(意思解释)
- 勤学苦练(意思解释)
- 男大当婚(意思解释)
- 春寒料峭(意思解释)
- 认贼作父(意思解释)
- 意料之外(意思解释)
- 斗转星移(意思解释)
- 唯利是图(意思解释)
- 字斟句酌(意思解释)
- 华不再扬(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月明如水 | 月光清澈,如同水一样。 |
逍遥法外 | 不受拘束。指犯法的人没有受到法律制裁 ;仍然自由自在。 |
手下留情 | 下手处理事情时;留些情面;不把事做绝。 |
迷而不反 | 迷路后不知回来。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 |
回心转意 | 回、转:掉转、扭转;心、意:心思。重新考虑;改变原来的想法和态度。 |
众多非一 | 指类别甚多,不止一种。 |
形神不全 | 形:形体;神:精神。形象和精神不能保全。泛指精神形象不完美。 |
荒淫无耻 | 荒淫:贪酒好色。生活糜烂;不知羞耻。 |
损人不利己 | 损害别人对自己也没有好处。 |
鬼烂神焦 | 形容火灾惨烈,众多的人被烧死。 |
心急如焚 | 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心情极其焦急。焚:烧。 |
倦鸟知还 | 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 |
刀耕火种 | 指把草木烧成灰当作肥料;就地挖坑播下种子。指原始的农业耕作技术。也作“火耨刀耕”。 |
善游者溺 | 会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因此而惹祸。 |
钿合金钗 | 钿盒和金钗,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间的信物。 |
斗水活鳞 | 语本《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鳞”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
平心而论 | 论:说。指采取冷静客观的态度作公允的评论;不掺杂任何感情因素。 |
分门别类 | 门:类;别:区别。根据事物的特征分类。 |
了如指掌 | 了:了解;清楚。指掌:指手掌里的东西。形容对情况清楚得就像指点掌上的东西;给人看一样。比喻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 |
离本趣末 | 趣:通“趋”,趋向。丢掉根本,追逐末节 |
刚愎自用 | 刚:强硬。愎:固执;任性。刚愎:倔强固执;不接受别人的意见。自用:自以为是。固执任性;自以为是。 |
欧风美雨 | 比喻来自欧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袭。 |
字斟句酌 | 一字一句都推敲、斟酌。形容说话、作文章严谨慎重。斟酌:考虑;推敲。 |
薪尽火灭 | 薪:柴火。柴草完了,火也就灭了。比喻死亡。 |
脱口而出 | 指话语未经思索;随口而言。脱口:不加思索地开口说。 |
屦及剑及 | 屦:鞋;及:赶上。形容人奋发兴起,行动果断迅速 |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 原本指无力与敌人对抗;最好是避开。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
闭门读书 | 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