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内方外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形容内心正直、做事方正。
出处《周易 坤》:“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例子宋·朱熹《朱子全书·论语》:“只要体当自家直内方外之实事,乃是为已之切。”
基础信息
拼音zhí nèi fāng wài
注音ㄓˊ ㄋㄟˋ ㄈㄤ ㄨㄞˋ
繁体直內方外
感情直内方外是褒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惨不忍睹(意思解释)
- 余波未平(意思解释)
- 前瞻后顾(意思解释)
- 防患于未然(意思解释)
- 举善荐贤(意思解释)
- 兵无常势(意思解释)
- 肝胆过人(意思解释)
- 饮水思源(意思解释)
- 倒冠落佩(意思解释)
- 结驷连骑(意思解释)
- 偃旗息鼓(意思解释)
- 满招损,谦受益(意思解释)
- 罪上加罪(意思解释)
- 平心而论(意思解释)
- 闲情逸趣(意思解释)
- 受益匪浅(意思解释)
- 鹬蚌相争(意思解释)
- 惴惴不安(意思解释)
- 骄傲自满(意思解释)
- 改恶向善(意思解释)
- 惹是生非(意思解释)
- 跃跃欲试(意思解释)
- 踵趾相接(意思解释)
- 始终一贯(意思解释)
- 遥遥无期(意思解释)
- 久假不归(意思解释)
- 恩重如山(意思解释)
- 为万安计(意思解释)
- 为所欲为(意思解释)
- 池鱼之殃(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止戈为武 | 意思是武字是止戈两字合成的,所以要能止战,才是真正的武功。后也指不用武力而使对方屈服,才是真正的武功。 |
回心转意 | 回、转:掉转、扭转;心、意:心思。重新考虑;改变原来的想法和态度。 |
囊萤映雪 | 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 |
不骄不躁 | 骄:骄傲;躁:急躁。不骄傲;不急躁。 |
反求诸己 | 诸;之于的合音;反过来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或对自己提出要求。 |
意气风发 | 意气:意志和气概;风发:形容俊伟豪迈。形容气概豪迈;精神振奋。 |
视微知着 | 看到细微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 |
言而无信 | 信:信用。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原作“言而不信”。 |
蹑手蹑脚 | 蹑:放轻脚步。形容动作很轻;有时指走路时非常小心;或偷偷地跟随。 |
慷慨悲歌 | 情绪激昂地唱歌,以抒发悲壮的胸怀。 |
角巾素服 | |
指天誓日 | 指着苍天;对着太阳发誓。表示态度坚定或忠诚。 |
语重心长 | 重:郑重。恳切话说得诚恳;有分量;心意深长。 |
主明臣直 | 主:君主。君主圣明,臣下也就正直。 |
民不畏死 | 畏: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 |
大开方便之门 | 给予极大的方便。 |
半夜三更 | 三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半夜子时为三更;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 |
通今达古 | 同“通今博古”。 |
闲情逸致 | 逸:安闲;致:兴致。指毫无事物所累;轻松超逸的情趣。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
闲情逸趣 | 同“闲情逸致”。 |
卑鄙龌龊 | 龌龊:肮脏。品行恶劣下流。 |
春寒料峭 | 料峭:形容初春的微寒。形容早春微带寒意;刺入肌骨。也作“料峭轻寒”、“料峭春寒”。 |
生知安行 | 生来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从容安然地实现天下的大道。 |
天网恢恢 | 比喻作恶的人一定难逃惩罚。 |
屡试不爽 | 屡次试验都不错。 |
充耳不闻 | 充:塞住;闻:听。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
气味相投 | 气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来。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
引领翘首 | 引领:伸长脖子;翘首:抬头。伸长脖子,抬着头。非常盼望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