栉沐风雨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同“栉风沐雨”。
出处后晋·沈昫《旧唐书·宣宗纪》:“况将士等栉沐风雨,暴露郊原,披荆棘而刁斗夜严,逐豺狼而穹庐晓破。 ”
例子方今晋王亲当矢石,栉沐风雨,王殚供军之租赋,为不急之游盘,世道未夷,人心多梗,久虚府第,远出游从,如乐祸之徒,翻然起变,拒门不纳,则王欲何归!宋·薛居正
基础信息
拼音zhì mù fēng yǔ
注音ㄓˋ ㄇㄨˋ ㄈㄥ ㄩˇ
繁体櫛沐風雨
感情栉沐风雨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状语;指旅途劳苦。
近义词栉风沐雨、栉风酾雨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躲躲闪闪(意思解释)
- 束手无策(意思解释)
- 横眉冷对千夫指(意思解释)
- 过五关,斩六将(意思解释)
- 筋疲力竭(意思解释)
- 柳暗花明又一村(意思解释)
- 户限为穿(意思解释)
- 同室操戈(意思解释)
- 九霄云外(意思解释)
- 出头露面(意思解释)
- 玉卮无当(意思解释)
- 万无一失(意思解释)
- 反老还童(意思解释)
- 不到黄河心不死(意思解释)
- 进道若退(意思解释)
- 罄竹难书(意思解释)
- 有目共睹(意思解释)
- 秽德垢行(意思解释)
- 进谗害贤(意思解释)
- 羽旄之美(意思解释)
- 结缨伏剑(意思解释)
- 通俗易懂(意思解释)
- 羊质虎皮(意思解释)
- 心上心下(意思解释)
- 依样画葫芦(意思解释)
- 子继父业(意思解释)
- 奋起直追(意思解释)
- 似曾相识(意思解释)
- 虑周藻密(意思解释)
- 华不再扬(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重整旗鼓 | 重:重战;整:整顿;整治;旗鼓:古代作战时用来发号令的旌旗和战鼓;用以代表军事力量。比喻失败或受挫后;重新整顿组织力量;准备再干。也作“重振旗鼓”。 |
及时应令 | 与季节时令相适应。 |
人才济济 | 人才:指德才兼备的人或有某种特长的人。济济:众多的样子。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济济:众多样子。 |
力小任重 | 能力小,负担重。犹言力不胜任。 |
习非成是 | 对某些错误事情习惯了,反以为本来就是对的。 |
黄台之瓜 | 黄台:指《黄台瓜辞》,为唐李贤所作,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则天不能再废太子。比喻不堪再摘。 |
四书五经 | 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
压岁钱 | 过阴历年时长辈给小孩儿的钱。 |
风流才子 | 风度潇洒,才学出众的人。 |
爱才如渴 | 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 |
夫唱妇随 | 唱:原为“倡”;即倡议;提出某种意见。丈夫说什么;妻子也跟着说什么。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表现。形容夫妻和睦。 |
见危致命 | 见“见危授命”。 |
逆来顺受 | 逆:不顺;顺:顺从;受:忍受。碰上十分恶劣的境遇而顺从地忍受;不作反抗。 |
风急浪高 | 形容风浪很大。 |
死不开口 | 至死也不说话。指缄口不言 |
休戚是同 | 休:欢乐,吉庆;戚:忧愁;是:语助词。彼此间的忧乐和祸福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同甘共苦。 |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极,混一天算一天,没有积极主动的精神。 |
离奇古怪 | 十分奇特少见 |
凡夫俗子 | 泛指平庸的人。 |
立竿见影 | 立起竿子马上就可以见到竿的影子。比喻立见功效。 |
袅袅婷婷 | 袅袅:柔美貌;婷婷:美好貌。形容女子姿态柔美。 |
金口木舌 |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
取之不尽 | 拿不尽。形容极其丰富。 |
狂风暴雨 | 大风大雨。比喻声势猛烈或处境险恶。 |
战不旋踵 | 旋:转。踵:脚后跟。打仗时不向后转。形容勇猛向前。 |
脱口而出 | 指话语未经思索;随口而言。脱口:不加思索地开口说。 |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 鸳鸯:鸟名,比喻夫妻。乔太守审理案件时将错就错,乱点鸳鸯,将三对夫妻相互错配。比喻胡乱指挥。 |
阴阳怪气 | 形容态度怪癖,冷言冷语,不可捉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