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肤皲足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皮肤晒焦,足部冻裂。形容农民耕作的辛苦。
出处明·宋濂《阅江楼记》:“耕人有炙肤皲足之烦,农女有将桑行馌之勤。”
基础信息
拼音zhì fū jūn zú
注音ㄓˋ ㄈㄨ ㄐㄨㄣ ㄗㄨˊ
繁体炙膚皸足
感情炙肤皲足是中性词。
用法作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干净利落(意思解释)
- 旁若无人(意思解释)
-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意思解释)
- 销声匿迹(意思解释)
- 贫贱不能移(意思解释)
- 囊萤照雪(意思解释)
- 指天誓日(意思解释)
- 直捣黄龙(意思解释)
-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意思解释)
- 主明臣直(意思解释)
- 作贼心虚(意思解释)
- 不治之症(意思解释)
- 粗制滥造(意思解释)
- 刀耕火种(意思解释)
- 牛刀小试(意思解释)
- 交臂历指(意思解释)
- 黑天半夜(意思解释)
- 皮笑肉不笑(意思解释)
- 读书种子(意思解释)
- 一窍不通(意思解释)
- 古里古怪(意思解释)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意思解释)
- 时运亨通(意思解释)
- 唯利是图(意思解释)
- 壮心不已(意思解释)
- 脱口而出(意思解释)
- 不问青红皂白(意思解释)
- 浅见薄识(意思解释)
- 光怪陆离(意思解释)
- 面如土色(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信口开合 | 比喻随口乱说一气。 |
薪贵于桂 | 薪:柴草;桂:桂木。形容物价飞涨。 |
尽信书不如无书 | 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
火树银花 | 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闪亮;绚丽灿烂。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 | 二十四史:清乾隆时刻《史记》等24部史书。比喻情况复杂,头绪繁多,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 |
恶衣恶食 | 恶: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
当机立断 | 面临紧急关头;毫不犹豫地作出决断。当:面临;断:决断。 |
不费吹灰之力 | 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不花一点力气。 |
大千世界 | 佛教用语。世界的千倍为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为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为大千世界。后泛指广大无边纷纭复杂的世界。 |
拔苗助长 |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
不能自拔 | 拔:摆脱。不能将自己拔出来。指陷进很深的境地;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 |
风急浪高 | 形容风浪很大。 |
各行各业 | 泛指所有的人所从事的各种行业。 |
古往今来 | 从古代到现在。泛指很长一段时间。 |
尽诚竭节 | 诚:忠诚。节:气节,义节。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亦作“尽节竭诚”、“尽心竭诚”、“尽忠竭力”、“尽忠竭诚”、“尽忠竭节”、“竭忠尽节”。 |
袅袅婷婷 | 袅袅:柔美貌;婷婷:美好貌。形容女子姿态柔美。 |
迫不得已 | 迫:逼迫;已:停止;结束。逼得毫无办法;不得不如此。 |
臭名昭著 | 名:名声;昭著:显著;明显。坏名声谁都知道。 |
密锣紧鼓 | 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 |
败德辱行 | 败坏道德和操守。 |
飞蛾扑火 | 蛾:像蝴蝶似的昆虫。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 |
满面春风 | 春风:春天温暖的风。本指春风拂面;温暖宜人。现指心情喜悦;满脸笑容。也用以形容和蔼热情的面容。 |
鹬蚌相争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
魂飞天外 | 灵魂脱离躯体飞到天空之外。形容惊恐到极点。 |
无所畏惧 | 畏惧:害怕。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形容什么也不怕。 |
寒木春华 | 寒木不凋,春华吐艳。比喻各具特色。 |
为万安计 | 为绝对安全着想。 |
对牛弹琴 | ①比喻对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白费口舌(主要讥笑听话的人听不出所以)。②比喻说话时不看对象(主要讥讽说话的人);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