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降纳附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招:招引;纳:接纳;附:归附。指招引接纳敌方投降、叛变的人扩充势力。
出处《元史·来阿八赤传》:“今出兵分定其地,招降纳附,勿纵士卒侵掠。”
基础信息
拼音zhāo xiáng nà fù
注音ㄓㄠ ㄒ一ㄤˊ ㄋㄚˋ ㄈㄨˋ
感情招降纳附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招降纳叛、招降纳顺、招降纳款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名士风流(意思解释)
- 改过迁善(意思解释)
- 炒鱿鱼(意思解释)
- 忧喜交集(意思解释)
- 志满意得(意思解释)
-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意思解释)
- 人心归向(意思解释)
- 寿元无量(意思解释)
- 遁入空门(意思解释)
- 取而代之(意思解释)
- 专心一志(意思解释)
- 无关紧要(意思解释)
- 道山学海(意思解释)
- 令人作呕(意思解释)
- 比众不同(意思解释)
- 流里流气(意思解释)
- 牛郎织女(意思解释)
- 平地一声雷(意思解释)
- 尽诚竭节(意思解释)
- 短寿促命(意思解释)
- 胆大心小(意思解释)
- 双柑斗酒(意思解释)
- 充耳不闻(意思解释)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意思解释)
- 万变不离其宗(意思解释)
- 耳聪目明(意思解释)
- 一览无余(意思解释)
- 字斟句酌(意思解释)
- 空手套白狼(意思解释)
- 昏聩无能(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泥牛入海 | 泥塑的牛进入大海中就会化掉。比喻一去不返;杳无音信。 |
穷途潦倒 | 潦倒:失意。形容无路可走,十分失意。参看“穷愁潦倒”。 |
处之泰然 | 处:处理;对待;之:代词。泰: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样子。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也指对事情无动于衷。也作“泰然处之”。 |
犀牛望月 | 比喻见到的不全面。 |
乌合之众 | 合:聚合;众;许多人。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
打肿脸充胖子 | 比喻宁可付出代价而硬充作了不起。 |
胸有成竹 | 原指画竹子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现比喻做事情动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
来踪去迹 | 踪、迹:脚印。来去的踪迹;指人、物的来历或事物的前因后果。 |
今来古往 | 犹古往今来。 |
语重心长 | 重:郑重。恳切话说得诚恳;有分量;心意深长。 |
主明臣直 | 主:君主。君主圣明,臣下也就正直。 |
婆婆妈妈 | 形容人动作琐细,言语罗唆。也形容人感情脆弱。 |
休戚是同 | 休:欢乐,吉庆;戚:忧愁;是:语助词。彼此间的忧乐和祸福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同甘共苦。 |
室迩人遥 | 见“室迩人远”。 |
动魄惊心 | 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 | 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
闲情逸趣 | 同“闲情逸致”。 |
空腹高心 | 腹内空虚而目空一切。形容并无真才实学。 |
心服口服 |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形容真心服气或认输。 |
霜露之悲 | 对父母先祖的悲思。 |
麻木不仁 | 不仁:失去感觉能力。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对刺激没有感觉。形容思想不敏锐;对事物反应迟钝;漠不关心。 |
脱口而出 | 指话语未经思索;随口而言。脱口:不加思索地开口说。 |
举目无亲 | 举目:抬头看。抬头张望;没有一个亲人。形容人生地疏、孤独无依。 |
脸黄肌瘦 | 脸色黄,肌体瘦。形容营养不良或有病的样子。 |
流风馀俗 | 遗留的风气、习俗。 |
西学东渐 | 渐:流入。西方的各种学说向东方流传。 |
大起大落 | 大幅度地起落。形容变化大。 |
一目十行 | 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