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
四海之内都会有知心朋友;尽管远在天涯海角也像近邻一样。形容思想感情相通;再远也亲近。海内;四海之内;古时候认为中国四周都是海;把国内称为海内;现泛指世界。天涯:天边;比邻:紧靠的边邻。 |
薪贵于桂 |
薪:柴草;桂:桂木。形容物价飞涨。 |
褒善贬恶 |
对好人好事加以赞扬;对坏人坏事加以斥责。指分清善恶,提出公正的评价。 |
八斗之才 |
八斗:指量多;才:才华。旧时比喻人才学丰富;诗文多而华美。 |
疑邻盗斧 |
疑:怀疑;斧:斧头。怀疑邻居偷他的斧头。指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
断断续续 |
不连续的,具有无条理的和不连贯的特性。 |
暮史朝经 |
经:指儒家经典。晚上读史书,早晨读经书。形容勤奋好学。 |
春风风人 |
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及时给人以良好的教育和帮助。 |
仰屋著书 |
仰:脸向上;著:写。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 |
慷慨悲歌 |
情绪激昂地唱歌,以抒发悲壮的胸怀。 |
敲诈勒索 |
依仗权势或抓住别人的把柄;采取威胁手段索取钱财。 |
有血有肉 |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艺作品形象生动;内容充实。 |
共商国是 |
国是:国事;国家的大政方针。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 |
画地为牢,议不入 |
议:议论。在地上画个圆圈当作牢狱,人们议论着不敢进入。形容狱吏的凶残暴虐。 |
一条龙 |
比喻事物首尾相连,排成一条连续不断的线。也比喻生产程序或工作环节上的相关联的连续。 |
礼坏乐缺 |
礼: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乐:教化的规范;缺:残破,废缺。形容社会纲纪紊乱,动荡不安。 |
立竿见影 |
立起竿子马上就可以见到竿的影子。比喻立见功效。 |
念兹在兹 |
念:思念;记念;兹:此;这个。念念不忘某件事。 |
生知安行 |
生来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从容安然地实现天下的大道。 |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
铄金:熔化金属;积毁:积累的毁谤;销骨:熔化骨头。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 |
唯利是图 |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惟:只有;惟独;图:贪图;追求。 |
耳聪目明 |
聪:听觉灵敏。形容听觉和视觉非常机敏明利。 |
扣人心弦 |
扣:敲打。心弦:指因感动而引起共鸣的心。也作“动人心弦”。形容言论或表演深深地打动人心。 |
轰轰烈烈 |
轰轰:像声词;形容巨大声响;烈烈:火焰盛燃的样子。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
大势所趋 |
大势:总体局势;趋:向、往。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 |
材优干济 |
指才能优异,有干练的办事能力。 |
拆东墙补西墙 |
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临时勉强应付。亦比喻临时救急,不是根本办法。 |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
旧时认为有知识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