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翁之利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犹言渔人之利。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一回:“甲午为日本侵我东三省,俄、德出为调停,借收渔翁之利,大局又为之一变。”
例子茅盾《虹》:“上海人所崇拜的就是利,而且是不用自己费力的渔翁之利。”
基础信息
拼音yú wēng zhī lì
注音ㄩˊ ㄨㄥ ㄓ ㄌ一ˋ
繁体漁翁之利
感情渔翁之利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指意外收获。
近义词渔人之利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老奸巨猾(意思解释)
- 莫衷一是(意思解释)
- 南辕北辙(意思解释)
- 弦外之响(意思解释)
- 拭目以待(意思解释)
- 人心归向(意思解释)
- 仰屋著书(意思解释)
- 目不转睛(意思解释)
- 野没遗贤(意思解释)
- 到此为止(意思解释)
- 直捣黄龙(意思解释)
- 诈奸不及(意思解释)
- 民不畏死(意思解释)
- 偶一为之(意思解释)
- 善游者溺(意思解释)
- 峨峨洋洋(意思解释)
- 错落有致(意思解释)
- 各行其是(意思解释)
- 白云苍狗(意思解释)
- 不可告人(意思解释)
- 狂风暴雨(意思解释)
- 满面春风(意思解释)
- 万变不离其宗(意思解释)
- 北斗之尊(意思解释)
- 骄傲自满(意思解释)
- 半新不旧(意思解释)
- 赤胆忠心(意思解释)
- 避俗趋新(意思解释)
- 华不再扬(意思解释)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德重恩弘 | 重:崇高、深厚;弘:通“宏”,大。道德高尚,恩惠广大。形容普施恩德。 |
梦幻泡影 | 佛教用语。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象梦境、幻术、水泡和影子一样空虚。后比喻空虚而容易破灭的幻想。 |
有胆有识 | 既有胆量又有见识。 |
刻骨铭心 | 刻:刻划;铭:在金属上刻写。刻在骨头上;铭刻在心灵中。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 |
流离颠沛 | 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
节哀顺变 | 抑制哀伤,顺应变故。用来慰唁死者家属的话。 |
敷衍了事 | 敷衍:将就应付;不认真。了:了结。将就应付地把事办了。指做事不认真;缺乏责任心。 |
鸿儒硕学 | 鸿儒:大儒;硕学:有很多学问的人。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 |
敢不承命 | 敢:反语,“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见呢? |
共商国是 | 国是:国事;国家的大政方针。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 |
倒裳索领 | 索:搜寻、寻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 诸葛亮: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比喻人多智广。 |
超然物外 | 超然:脱离;不介入;物:客观世界。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意指对现实的一切都不感兴趣。也比喻置身事外。 |
身败名裂 | 地位丧失;名声败坏。现在也形容干了坏事;遭到彻底失败。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 | 征:征战;荡:扫荡。形容转战南北,奋勇杀敌。 |
绿林强盗 | 指山林的强盗。 |
时运亨通 | 指时运好,诸事顺利。 |
鹬蚌相争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
经国之才 | 指治理国家的才干。 |
倒载干戈 | 倒:把锋刃向里倒插着;载:陈设,放置;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泛指武器。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战争,天下太平。 |
神不知鬼不觉 | 指形迹隐秘,不为人知。 |
烟消云散 | 消:消失;散:散去。像烟雾和云气一样消散。比喻消失得无影无踪。也作“云消雾散”。 |
高步通衢 | 见“高步云衢”。 |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比喻本来想损害别人,结果却害了自己。 |
有机可乘 | 机:机会;乘:趁。有空子可钻。指客观上提供了可以用来达到某种目的的机会。 |
抗尘走俗 | 形容为了名利,到处奔走钻营。 |
久假不归 | 假:借;归:归还。本指长期借用一直不归还。后指长期告假不回来。 |
恩重如山 | 恩情像高山一样厚重;形容恩义极为深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