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警百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警:警戒;警告。惩罚一人以警戒众人。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尹翁归传》:“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
例子他的这种以一警百的做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基础信息
拼音yǐ yī jǐng bǎi
注音一ˇ 一 ㄐ一ㄥˇ ㄅㄞˇ
正音“警”,不能读作“jìng”。
感情以一警百是褒义词。
用法偏正式;作定语;含褒义。
辨形“警”,不能写作“儆”。
辨析以一警百和“杀一警百”都有“警戒众人”之意。而“杀一警百”比以一警百的惩罚方式更严厉。
近义词杀一儆百
反义词杀一警百
英语punish one as a warning to others
法语donner un ememple pour avertir les autres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乐道安命(意思解释)
- 奉命惟谨(意思解释)
- 闻声相思(意思解释)
- 是非口舌(意思解释)
- 金屋藏娇(意思解释)
- 取长补短(意思解释)
- 势力之交(意思解释)
- 裾马襟牛(意思解释)
- 名重一时(意思解释)
- 明争暗斗(意思解释)
- 百战百胜(意思解释)
- 一干二净(意思解释)
- 铁面无私(意思解释)
- 同心合力(意思解释)
- 成竹在胸(意思解释)
- 花拳绣腿(意思解释)
- 慷慨悲歌(意思解释)
- 不到黄河心不死(意思解释)
- 供不应求(意思解释)
- 语短情长(意思解释)
- 纷乱如麻(意思解释)
- 昂藏七尺(意思解释)
- 酒后茶余(意思解释)
- 夷为平地(意思解释)
- 黑不溜秋(意思解释)
- 国泰民安(意思解释)
- 气吞牛斗(意思解释)
- 三三两两(意思解释)
-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意思解释)
- 口坠天花(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圆颅方趾 | 方脚圆头。指人类。 |
释车下走 | 释:放下,放开。下车徒步跑。形容遇事不冷静。 |
名山大川 | 著名的高山和大河。 |
夸大其词 | 词:言论。语言夸张;超过事实。 |
严刑峻法 | 峻:严酷。严厉的刑罚和严峻的法令。 |
穷途潦倒 | 潦倒:失意。形容无路可走,十分失意。参看“穷愁潦倒”。 |
丑声远播 | 坏名声传播得很远。 |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 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 |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 牛后:牛的肛门。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
鸿鹄将至 | 鸿鹄:天鹅。指学习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 |
故步不离 | 故步:旧的步法。比喻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求上进。 |
铺天盖地 | 铺:把东西散开;盖:笼罩;遮蔽。遮住天;盖住地。形容充满了整个天地。来势猛烈。也作“遮天盖地”。 |
归十归一 | 谓有条有理。 |
归马放牛 |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
正人君子 | 旧时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 |
有目共睹 | 睹:看见。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见。形容极其明显。 |
不置可否 | 置:搁;放;可:行;否:不行。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表态。也作“不加可否。” |
急功近利 | 急:急于;功:成效;成就;近:眼前的利益。急于追求成效;贪图眼前利益。 |
进谗害贤 | 谗:谗言,说他人的坏话;贤:贤良,指好人。说坏话,陷害好人。 |
错落有致 | 致:别致;有情趣;错落:参差交错;致:情趣。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举止娴雅 | 娴:文雅。形容女子的姿态和风度娴静文雅。 |
手不释书 | 犹手不释卷。 |
运筹帷幄 | 运筹:筹划;策划。帷幄:军中营帐。原指在营帐中谋划制定作战的方法策略。 |
臭名昭著 | 名:名声;昭著:显著;明显。坏名声谁都知道。 |
通时合变 | 同“通权达变”。 |
坐怀不乱 |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
诸如此类 | 许多像这种类型的。指与上述同类的。诸:一些;许多;如: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