徇国忘家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徇:为国献身。为国献身,不顾个人家庭得失与安危。
出处唐·李翰《苏州嘉兴屯田纪绩颂序》:“至若义感于内,诚动于中,徇国忘家,恤人忧己。”
例子宋·陆游《贺莆阳陈右相户》:“方孤论折群邪之锐,盖一身为众正之宗,徇国忘家,惟天知我。”
基础信息
拼音xùn guó wàng jiā
注音ㄒㄨㄣˋ ㄍㄨㄛˊ ㄨㄤˋ ㄐ一ㄚ
繁体徇國忘家
感情徇国忘家是褒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徇国忘身、徇国忘己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绳之以法(意思解释)
- 翘尾巴(意思解释)
- 满天星斗(意思解释)
- 贫贱不移(意思解释)
- 超俗绝世(意思解释)
- 易子而教(意思解释)
- 着手回春(意思解释)
- 多谋善虑(意思解释)
- 尾生之信(意思解释)
- 抛砖引玉(意思解释)
- 遁入空门(意思解释)
- 语不惊人(意思解释)
- 拔苗助长(意思解释)
- 饭囊酒瓮(意思解释)
- 女扮男装(意思解释)
- 死不开口(意思解释)
- 熟能生巧(意思解释)
- 歌舞升平(意思解释)
- 举直错枉(意思解释)
- 贤母良妻(意思解释)
- 将功折罪(意思解释)
- 之子于归(意思解释)
- 稳如泰山(意思解释)
- 会少离多(意思解释)
- 意料之外(意思解释)
- 风风雨雨(意思解释)
- 薪尽火灭(意思解释)
- 魂飞天外(意思解释)
- 豁然开朗(意思解释)
- 今夕何夕(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所作所为 | 指做的一切事情或全部行为。多指一些不好的行为。 |
锲而不舍 | 锲:雕刻;舍:停止。不停地雕刻。比喻做事或学习有恒心。 |
大包大揽 | 把事情、任务等尽量兜揽过来。 |
源源不断 | 源源:水流不断的样子。形容连续不断。 |
偃旗息鼓 |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 |
常年累月 | 长年累月,形容经过的时间很长。 |
海水不可斗量 | 斗:量器。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计量的。常与“人不可貌相”连用;比喻不能凭人的相貌或现状来测量他的品格、才能或未来。 |
饭囊酒瓮 | 比喻只会吃饭喝酒,不会做事的人。 |
女扮男装 | 女子穿上男装,打扮成男子的模样。 |
动魄惊心 | 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
一条龙 | 比喻事物首尾相连,排成一条连续不断的线。也比喻生产程序或工作环节上的相关联的连续。 |
东施效颦 | 美女西施因病皱眉;显得更美。邻里丑女(后称东施);机械地模仿;也皱起眉头;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效:模仿;颦:皱眉头)。比喻不顾具体条件;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显得可笑。 |
安闲自得 |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
信口开河 | 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信口:随口;开河:指说话时嘴唇张合。 |
春寒料峭 | 料峭:形容初春的微寒。形容早春微带寒意;刺入肌骨。也作“料峭轻寒”、“料峭春寒”。 |
不合时宜 | 时宜:当时的需要或时尚。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 |
性命攸关 | 攸:所。形容事关重大,非常紧要 |
众所瞻望 | 瞻望:仰望。大家所仰望的。形容为大家所敬仰。 |
意惹情牵 | 惹:引起。牵:牵挂。引起情感上的缠绵牵挂。 |
振聋发聩 | 使聋子都受到振动和醒悟(发:开启;聩:耳聋)。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
古来今往 | 从古代到现代。 |
变化无方 | 方:方向,引申为准则。善于变化没有固定的方向或程式。形容行动不因循守旧,变化多端。 |
留恋不舍 | 依恋着不愿去。形容依依惜别的情貌。 |
角巾东路 | 《晋书·羊祜传》:“尝与从弟琇书曰:‘既定边事,当角巾东路,归故里,为容棺之墟。’”意谓辞官退隐,登东归之路。后用以为归隐的典故。 |
一枕黄粱 | 比喻梦幻的不现实的好事;也比喻想要实现的美好理想不能实现;落得一场空。 |
经纬万端 | 比喻头绪极多。 |
丹书铁契 | 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 |
徐娘半老,风韵犹存 | 徐娘:梁元帝妃徐氏,泛指妇女。指尚有风韵的中年妇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