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没颠没倒 指没分晓或纷乱的样子。
僧多粥少 和尚多,而供和尚喝的粥少。比喻物少人多,不够分配。
易子而教 易:交换。交换孩子进行教育。
杀鸡取卵 杀了鸡取出鸡蛋。比喻贪图眼前的一点好处;而损害长远的利益。
争先恐后 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节哀顺变 抑制哀伤,顺应变故。用来慰唁死者家属的话。
正人君子 旧时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
大张旗鼓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张:展开;铺排;旗鼓: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
千丝万缕 缕:线。千根丝;万条线。形容两者之间密切而复杂的联系。
粗服乱头 粗服:粗布衣服;乱头:蓬头乱发。形容不讲究修饰。
兴高采烈 兴致高;精神饱满。采:精神;烈:强烈;旺盛。
令人作呕 呕:想吐;恶心。形容使人厌恶。
家无儋石 十斗为一石,两石为一儋。形容家里没有存粮。比喻家境困难。
马牛其风 谓马、牛奔逸。《书·费誓》:“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颖达疏:“僖四年《左传》云:‘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贾逵云:‘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然则马牛风佚,因牝牡相逐,而逐至放佚远去也。”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无稽之谈 稽:音机;查考;谈:话语;传言。没有根据的说法。
快人快语 快:爽利;直爽。爽快人说爽快话。
不在话下 原多用于旧小说中;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转入别的情节。现多指事物轻微;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用不着说。
心小志大 办事小心,抱负远大。
半新不旧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旧。
岁寒三友 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福善祸淫 指行善的得福,作恶的受祸。
悲不自胜 胜:经受得住。悲伤得使自己经受不住了。形容伤感至极;情难自禁。
师严道尊 为师之道要尊贵、庄严。《礼记 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宋 韩淲《涧泉日记》:“郑康成事马融,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传授于玄……汉之师道尊严如此。”
声驰千里 驰:传扬。名声远播。形容声望很高。
扯旗放炮 比喻公开张扬。
书不释手 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学或看书入迷。
对牛弹琴 ①比喻对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白费口舌(主要讥笑听话的人听不出所以)。②比喻说话时不看对象(主要讥讽说话的人);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
解甲归田 解:脱下;甲:铠甲。脱掉军装;回家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