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妇人醇酒 |
谓沉湎于酒色。语本《史记·魏公子列传》:“秦数使反闲……公子(无忌)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女,日夜为乐者四岁,竟病酒卒。” |
颐指气使 |
颐:腮帮子;指:指挥;气:神气;使:指使。用腮帮子来指挥人;用神气来支使人。 |
褒善贬恶 |
对好人好事加以赞扬;对坏人坏事加以斥责。指分清善恶,提出公正的评价。 |
一拥而上 |
形容周围的人同时向一个目标猛挤过去。 |
扬幡擂鼓 |
幡:垂直的长条旗子。舞动着幡,敲打着鼓。形容热热闹闹地大事张扬。 |
兵无常势 |
兵:战争;常:常规、不变;势:形势。指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指根据敌情采取灵活对策。 |
半路出家 |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离家去当和尚、尼姑。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
祸国误民 |
祸:祸害;误:误导,耽误。指危害国家,误导人民。 |
分路扬镳 |
扬镳:指驱马前进。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
欺善怕恶 |
欺侮善良者,惧怕凶恶者。 |
不置可否 |
置:搁;放;可:行;否:不行。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表态。也作“不加可否。” |
香火姻缘 |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香火因缘”。《北史·陆法和传》:“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且主上应有报至,故救援耳。” |
聪明才智 |
聪明:耳聪目明。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
稳如泰山 |
稳:稳固。稳固得像泰山一样。形容极其稳固;不可动摇。 |
清风劲节 |
喻人品纯洁,节操坚贞。 |
狂风暴雨 |
大风大雨。比喻声势猛烈或处境险恶。 |
精明强干 |
精细聪明;善于办事。也作“精明能干”。 |
半新不旧 |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旧。 |
苟合取容 |
苟合:苟且附合;取容:取悦,讨好。苟且迎合,取悦于人。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语助词;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仰望着高山,效法着大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
浅见薄识 |
浅见:肤浅的见解。形容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
无计可施 |
施:施展。没有什么计谋可以施展。指一点办法也没有。 |
无所畏惧 |
畏惧:害怕。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形容什么也不怕。 |
阿时趋俗 |
阿:迎合。迎合时尚和世俗。 |
步步深入 |
一步一步地进入事物的内部。 |
将错就错 |
将:依顺;顺从;就:迁就。既然错了;索性就顺着错误做下去。 |
滥用职权 |
指过分地或非法地行使自己掌握的权力。 |
来情去意 |
事情的内容和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