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身无分文 |
形容非常贫穷。 |
木本水源 |
树的根本,水的源头。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 |
催人泪下 |
催:催促,促使。形容事迹十分感人,使人不禁流下眼泪。 |
囊萤映雪 |
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 |
暴发户 |
指突然发了财得了势的人。 |
一文不名 |
一文钱都没有(名:占有)。形容非常贫困。 |
祸国误民 |
祸:祸害;误:误导,耽误。指危害国家,误导人民。 |
婆婆妈妈 |
形容人动作琐细,言语罗唆。也形容人感情脆弱。 |
善游者溺 |
会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因此而惹祸。 |
战天斗地 |
战、斗:泛指斗争。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气慨。 |
树欲静而风不止 |
树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着。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经史百子 |
经:经学,经书,儒家经典著作。史:史学,史书。百子:诸子百家之学。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 |
将夺固与 |
要想得到,必先给予。固,同“姑”。 |
举止娴雅 |
娴:文雅。形容女子的姿态和风度娴静文雅。 |
尽诚竭节 |
诚:忠诚。节:气节,义节。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亦作“尽节竭诚”、“尽心竭诚”、“尽忠竭力”、“尽忠竭诚”、“尽忠竭节”、“竭忠尽节”。 |
稳如泰山 |
稳:稳固。稳固得像泰山一样。形容极其稳固;不可动摇。 |
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 |
通时合变 |
同“通权达变”。 |
充耳不闻 |
充:塞住;闻:听。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
气味相投 |
气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来。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
不在话下 |
原多用于旧小说中;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转入别的情节。现多指事物轻微;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用不着说。 |
黄钟毁弃 |
毁:毁坏;弃:抛弃;黄钟:古乐器;音调最为洪亮。黄钟被毁坏被抛弃。比喻贤才得不到重用。 |
不问青红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光怪陆离 |
光怪:奇异的光彩;陆离:色彩繁杂。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 |
怜香惜玉 |
怜、惜:爱护;爱怜;香、玉:比喻美女。比喻男子对美女的温存、怜爱。 |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
指一味助长别人的声势,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 |
千里命驾 |
命驾:命人驾车。备上车子到千里之外去拜访朋友。形容友情深厚。 |
迷迷糊糊 |
使人混乱烦躁迷惑不清,使浑浊不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