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案如山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罪证确凿;定的案像山那样不能推翻。案:犯罪的纪录或结论。
出处明 孟称舜《郑节度残唐再创》第一折:“辘辘的似风车样转,道不的铁案如山。”
例子这个坏分子,罪行累累,铁案如山,不容抵赖。
基础信息
拼音tiě àn rú shān
注音ㄊ一ㄝˇ ㄢˋ ㄖㄨˊ ㄕㄢ
繁体鐵案如山
正音“山”,不能读作“sān”。
感情铁案如山是褒义词。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辨析铁案如山与“铁证如山”区别在于:铁案如山偏重于“案”;案子证据确凿;“铁证如山”偏重于“证”;只注重证据确凿不移。
近义词确凿不移、铁证如山
反义词屈打成招、不实之词
英语ironclad evidence
俄语неопровержимый приговор
日语動(うご)かぬ証拠(しょうこ)がある,罪状(ざいじょう)は覆(くつがえ)せない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分道扬镳(意思解释)
- 坚强不屈(意思解释)
- 不僧不俗(意思解释)
- 学而时习之(意思解释)
- 名重一时(意思解释)
- 牛口之下(意思解释)
- 坏法乱纪(意思解释)
- 惊心动魄(意思解释)
- 春山如笑(意思解释)
- 饿虎吞羊(意思解释)
- 冠绝一时(意思解释)
- 进道若退(意思解释)
- 隳肝沥胆(意思解释)
- 永垂不朽(意思解释)
- 表里如一(意思解释)
- 燕雀安知鸿鹄志(意思解释)
- 将寡兵微(意思解释)
- 作壁上观(意思解释)
- 文山会海(意思解释)
- 指手划脚(意思解释)
- 心旷神怡(意思解释)
-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意思解释)
- 安闲自得(意思解释)
- 粉墨登场(意思解释)
- 双柑斗酒(意思解释)
- 取之不尽(意思解释)
- 通时合变(意思解释)
- 迷离惝恍(意思解释)
- 唯利是图(意思解释)
- 叫苦不迭(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低声下气 | 形容说话时恭顺卑微的样子。 |
一本正经 | 正经:庄重;正派。形容态度规矩而庄重。 |
训练有素 | 平时一直有训练。素:平时。 |
上下其手 | 比喻暗中勾结;随意玩弄手法;串通作弊。 |
令人神往 | 令:使得;神往:心里向往憧憬。某种景象使人很向往、羡慕。 |
火树银花 | 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闪亮;绚丽灿烂。 |
以小见大 | 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 |
零光片羽 | 比喻珍贵事物的一小部分。 |
疑邻盗斧 | 疑:怀疑;斧:斧头。怀疑邻居偷他的斧头。指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
弦外之响 | 比喻言外之意。 |
患难与共 | 患难:危险艰苦的环境;与共:在一起。指在不利处境中共同承担灾难和困苦。 |
穷家富路 | 指居家应节俭,出门则要多带盘缠,免遭困窘。 |
男女授受不亲 | 授:给予;受:接受;亲:亲自接触。封建礼教规定男女之间不能直接接触、言谈或授受物件,限制男女交往 |
仰屋著书 | 仰:脸向上;著:写。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 |
抛砖引玉 | 抛出砖头;引来白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或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 |
汗牛充栋 | 栋:栋宇;房屋。指藏书太多;运输时可使牛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书籍极多。 |
冠绝一时 | 冠绝:遥遥领先,位居第一。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首屈一指。 |
识字知书 | 谓有文化知识。 |
困而不学 |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
十恶不赦 | 十恶:旧刑律中规定的十种重罪。指罪恶极大;不可饶恕。 |
心旷神怡 |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空阔;怡:愉快。 |
珠玉之论 | 形容精辟的言论,卓越的见解。 |
白草黄云 | 形容边塞荒漠凄凉的景象。 |
受益匪浅 | 匪:通“非”。得到的好处很多。 |
子继父业 | 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 |
爱毛反裘 | 古时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 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
拆东墙补西墙 | 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临时勉强应付。亦比喻临时救急,不是根本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