忝陪末座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忝:辱,愧。惭愧地坐在末座作陪。
出处邹韬奋《患难余生记》第一章:“胡愈之诸先生,我也忝陪末座。”
基础信息
拼音tiǎn péi mò zuò
注音ㄊ一ㄢˇ ㄆㄟˊ ㄇㄛˋ ㄗㄨㄛˋ
感情忝陪末座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用于自谦。
近义词叨陪末座
英语I am grateful to sit on the last seat.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度外之人(意思解释)
- 亭亭玉立(意思解释)
- 扫地出门(意思解释)
- 蠢蠢欲动(意思解释)
- 富贵骄人(意思解释)
- 举善荐贤(意思解释)
- 算尽锱铢(意思解释)
- 唯物主义(意思解释)
- 十羊九牧(意思解释)
- 藏形匿影(意思解释)
- 稳操胜券(意思解释)
- 一哄而起(意思解释)
- 路无拾遗(意思解释)
- 暴取豪夺(意思解释)
- 隳肝沥胆(意思解释)
- 青云直上(意思解释)
- 拔茅连茹(意思解释)
- 匡谬正俗(意思解释)
- 共商国是(意思解释)
- 道山学海(意思解释)
- 春去冬来(意思解释)
- 清风劲节(意思解释)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意思解释)
- 困兽犹斗(意思解释)
-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意思解释)
- 纵横四海(意思解释)
- 转弯磨角(意思解释)
- 命途多舛(意思解释)
- 经国之才(意思解释)
- 踵趾相接(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安身之处 | 指得以立足容身的地方。 |
胸无大志 | 心里没有远大志向。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 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
满满当当 | 形容很满的样子。 |
食不充口 | 见“食不餬口”。 |
冰解的破 | 冰冻融解,箭靶射中。比喻问题解决,障碍消除。 |
顾后瞻前 | 同“瞻前顾后”。 |
外圆内方 | 形容外表随和;内里刚直。圆:圆通;方:方正。 |
口快心直 | 有啥说啥;想啥说啥。形容人性情直爽;语言明快。 |
以弱制强 | 以:用,靠。弱:弱小。制:制服。靠着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强大的力量。亦作“以弱毙强”。 |
路无拾遗 | 见“路不拾遗”。 |
徇私舞弊 | 为了个人利益或照顾私人关系而弄虚作假;做不合法规的事。徇:依从;舞弊:用欺骗的方法做违反法规的事。 |
一鼻子灰 | 比喻碰壁或受斥责。《红楼梦》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这里,没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会他们去。” |
死对头 | 指难以和解的仇敌。 |
安闲自得 |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
兵戎相见 |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
臭名昭著 | 名:名声;昭著:显著;明显。坏名声谁都知道。 |
无影无踪 | 踪:踪迹。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
狂风暴雨 | 大风大雨。比喻声势猛烈或处境险恶。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 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
鞭辟入里 | 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
不问青红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荡然无余 | 荡:洗涤;荡然:干净的样子。全都毁坏,消失尽净。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 |
腾声飞实 | 传扬名声与功业。谓使名实俱得传扬。 |
声驰千里 | 驰:传扬。名声远播。形容声望很高。 |
对牛弹琴 | ①比喻对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白费口舌(主要讥笑听话的人听不出所以)。②比喻说话时不看对象(主要讥讽说话的人);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 |
鲜为人知 | 鲜:很少。很少被人知道。 |
英雄所见略同 | 所见:所见到的,指见解;略:大略,大致。英雄人物的见解基本相同同。这是对意见相同的双方表示赞美的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