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光韫玉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隐匿光采,韫藏宝玉。比喻隐藏才华,不露光芒。
出处《隶释·汉小黄门谯敏碑》:“君商时度世,引己倍权,守静彻冗,韬光韫玉,以远悔咎。”
基础信息
拼音tāo guāng yùn yù
注音ㄊㄠ ㄍㄨㄤ ㄩㄣˋ ㄩˋ
繁体韜光韞玉
感情韬光韫玉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反义词锋芒毕露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奇花异草(意思解释)
- 形神不全(意思解释)
- 大包大揽(意思解释)
- 斗唇合舌(意思解释)
- 喟然长叹(意思解释)
- 白日见鬼(意思解释)
- 屈指一算(意思解释)
- 同室操戈(意思解释)
- 饥肠辘辘(意思解释)
- 列风淫雨(意思解释)
- 归十归一(意思解释)
- 离弦走板(意思解释)
- 永垂不朽(意思解释)
- 今是昨非(意思解释)
- 弟子孩儿(意思解释)
- 异途同归(意思解释)
- 风急浪高(意思解释)
- 量能授官(意思解释)
- 融会贯通(意思解释)
- 讨价还价(意思解释)
- 画地为牢,议不入(意思解释)
- 比众不同(意思解释)
- 兵微将寡(意思解释)
- 大腹便便(意思解释)
- 鲜血淋漓(意思解释)
- 春寒料峭(意思解释)
- 千家万户(意思解释)
- 前仆后继(意思解释)
- 壮心不已(意思解释)
- 困兽犹斗(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二百五 | 指傻头傻脑,不很懂事而又倔强莽撞的人。 |
帮倒忙 | 指主观上想帮忙,实际上却起了反作用。 |
阿世取容 | 阿世:曲意迎合世俗;取容:博得别人的欢心。迎合世俗,取悦于人。 |
香草美人 | 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 |
旧地重游 | 重新来到曾经居住或游览过的地方。 |
德容言功 | 见“德言容功”。 |
鼻青脸肿 | 鼻子发青,脸都肿起来,形容被打得很惨。 |
慌里慌张 | 指焦急不安或精神慌乱。 |
目不忍见 | 形容景象极其悲惨。同“目不忍视”。 |
不得而知 | 得:能够。无从知道。 |
风俗人情 |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 |
春冰虎尾 | 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
指手划脚 | 用手指;用脚划。形容说话时用手脚示意;也比喻瞎指挥;乱加评论指责。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 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
比众不同 | 与大家相比,大不一样。 |
珍楼宝屋 | 珍奇的楼阁,华丽的房屋。指富丽豪华的建筑物。 |
结缨伏剑 | 结缨:系上帽带;伏剑:拔剑自刎。比喻为维护正义而献身。 |
舞刀跃马 | 挥舞刀枪,纵跃战马。比喻奋勇作战。 |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 |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读书种子 |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
升官发财 | 谓提升了官职,同时就能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 |
狼吞虎咽 | 像狼虎一样吞咽东西。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
在此存照 | 照:查考,察看。写下字据保存进来,以作凭证 |
忘乎所以 | 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作出不适宜的举动。乎:古汉语虚词;无词汇意义;所以: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 |
神不知鬼不觉 | 指形迹隐秘,不为人知。 |
广开言路 | 尽量创造使人们能充分发表意见的条件。 |
虎头蛇尾 | 头大像老虎一样;尾巴像蛇一样细。比喻做事有始无终;起初声势很大;后来劲头很小。 |
诗书发冢 | 比喻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