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浆五馈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典出《列子 黄帝》:“子列子之齐,中道而反,遇伯昏瞀人。伯昏瞀人曰:‘奚方而反?’曰:‘吾惊焉。’‘恶乎惊?’‘吾食于十浆,而五浆先馈。’”谓十家卖浆者之中有五家争先送来。本谓卖浆者争利,后用以比喻争相设宴款待。
出处典出《列子·黄帝》:“子列子之齐,中道而反,遇伯昏瞀人。伯昏瞀人曰:‘奚方而反?’曰:‘吾惊焉。’‘恶乎惊?’‘吾食于十浆,而五浆先馈。’”
例子宋·苏轼《祭徐君猷文》:“争席满前,无复十浆五馈;中流获济,实赖一壶之千金。”
基础信息
拼音shí jiāng wǔ kuì
注音ㄕˊ ㄐ一ㄤ ㄨˇ ㄎㄨㄟˋ
繁体十漿五饋
感情十浆五馈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释车下走(意思解释)
- 为民请命(意思解释)
- 新仇旧恨(意思解释)
- 梦幻泡影(意思解释)
- 夸大其词(意思解释)
- 皮开肉绽(意思解释)
- 同心合力(意思解释)
- 庖丁解牛(意思解释)
- 主明臣直(意思解释)
- 螓首蛾眉(意思解释)
- 凹凸不平(意思解释)
- 通俗易懂(意思解释)
- 春去冬来(意思解释)
- 迭床架屋(意思解释)
- 足衣足食(意思解释)
- 人尽其才(意思解释)
- 繁荣富强(意思解释)
- 改恶向善(意思解释)
- 反戈一击(意思解释)
- 争分夺秒(意思解释)
-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意思解释)
- 拆东墙补西墙(意思解释)
- 变态百出(意思解释)
- 对牛弹琴(意思解释)
- 惊惶失措(意思解释)
- 二缶钟惑(意思解释)
- 音容如在(意思解释)
- 神魂颠倒(意思解释)
- 间不容砺(意思解释)
- 徐娘半老,风韵犹存(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披肝沥胆 | 披:披露;沥:滴下。露出肝脏;滴出胆汁。比喻真心对待;倾吐心里话。也形容十分忠诚。 |
一钱太守 | 比喻值得称赞的廉洁的官吏。或讥讽那些贪官污吏贪财。 |
知无不言,言无不听 | 说的人,凡是知道的无不说出,听的人,没有一句话不接受。 |
不辱使命 | 辱:辜负,玷辱。指不辜负别人的差使。 |
彬彬有礼 | 彬彬:原为文采与质朴兼备貌。形容文雅而有礼貌。 |
黄台之瓜 | 黄台:指《黄台瓜辞》,为唐李贤所作,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则天不能再废太子。比喻不堪再摘。 |
有约在先 | 已经约定好了。指事情的处理方案已事先定好。 |
杜绝言路 | 杜绝:断绝,阻塞;言路:进言之路。堵塞和断绝一切进言之路,指不纳谏言。 |
过而能改 | 有了错误就能改正。 |
雄心壮志 | 伟大的理想;宏伟的志愿。 |
安眉带眼 | 长了眉毛,有了眼睛。意思是同样是一个人。 |
己溺己饥 | 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
粗服乱头 | 粗服:粗布衣服;乱头:蓬头乱发。形容不讲究修饰。 |
指手划脚 | 用手指;用脚划。形容说话时用手脚示意;也比喻瞎指挥;乱加评论指责。 |
兴高采烈 | 兴致高;精神饱满。采:精神;烈:强烈;旺盛。 |
雷霆万钧 | 雷霆:暴雷;霹雳;钧:古代的重量单位;一钧合15公斤。形容威力极大;不可阻挡。 |
比众不同 | 与大家相比,大不一样。 |
树欲静而风不止 | 树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着。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将夺固与 | 要想得到,必先给予。固,同“姑”。 |
分工合作 | 众人各司其责,共同从事工作。 |
战战业业 | 戒慎畏惧貌。 |
稳如泰山 | 稳:稳固。稳固得像泰山一样。形容极其稳固;不可动摇。 |
迫不得已 | 迫:逼迫;已:停止;结束。逼得毫无办法;不得不如此。 |
雷大雨小 | 比喻说得多,做得少,声势很大,实效很小。 |
心服口服 |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形容真心服气或认输。 |
刮目相看 | 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
走过场 | 形容办事只在形式上过一下,却不实干。 |
转弯磨角 | 见“转弯抹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