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
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
强取豪夺 |
凭强力或权势夺取。 |
训练有素 |
平时一直有训练。素:平时。 |
旁若无人 |
旁:旁边;若;好像。身边好像没有人。形容自视高大;态度傲慢。也形容态度自然、镇静自如的样子。 |
讴功颂德 |
讴:歌颂,赞美。指赞美功绩,歌颂恩德。 |
青山绿水 |
泛称美好山河。 |
盲人说象 |
比喻看问题以偏概全。 |
恶衣恶食 |
恶: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
雄心壮志 |
伟大的理想;宏伟的志愿。 |
善游者溺 |
会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因此而惹祸。 |
熟能生巧 |
巧:技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
恶醉强酒 |
强:硬要。怕醉却又猛喝酒。比喻明知故犯。 |
舞刀跃马 |
挥舞刀枪,纵跃战马。比喻奋勇作战。 |
遗世绝俗 |
遗世:遗弃世间之事。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羊质虎皮 |
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
一窍不通 |
窍:洞;这里指心窍。一窍都不是贯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闭塞、愚钝。 |
孜孜不倦 |
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样子)。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 |
征:征战;荡:扫荡。形容转战南北,奋勇杀敌。 |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
铄金:熔化金属;积毁:积累的毁谤;销骨:熔化骨头。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 |
霜露之悲 |
对父母先祖的悲思。 |
竹篮打水一场空 |
比喻费了力没有效果。 |
材优干济 |
指才能优异,有干练的办事能力。 |
珠联璧合 |
珍珠联成串;美玉合成双。比喻美好的事物。人才聚合在一起。璧:中间有孔的扁圆玉器。 |
经国之才 |
指治理国家的才干。 |
拆东墙补西墙 |
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临时勉强应付。亦比喻临时救急,不是根本办法。 |
烟消云散 |
消:消失;散:散去。像烟雾和云气一样消散。比喻消失得无影无踪。也作“云消雾散”。 |
进退维谷 |
维:语气助词。谷:比喻困难处境。进和退都处于困难的境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