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不动声色 |
动:变动;声:说话的声音;色:脸色。内心活动丝毫没有在语言和神情上流露出来。形容镇静、沉着。也作“声色不动”、“不露声色”。 |
缝衣浅带 |
宽袖大带是古代儒者的服饰,借指儒者。 |
阿谀奉承 |
阿谀:用好听的话讨好人;奉承:恭维;讨好。巴结拍马;说恭维人的话;向人讨好。 |
多才多艺 |
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 |
斗方名士 |
斗方:一二尺见方的诗幅或书画页;名士:知名而未出仕的人。好在斗方上写诗或作画以标榜的“名士”。旧指冒充风雅的人。 |
顺口溜 |
民间的一种句子长短不等口头韵文。 |
酒囊饭袋 |
囊:口袋。装酒装饭的口袋。喻指只会喝酒吃饭而毫无能力的人。 |
鼠凭社贵 |
老鼠把窝做在土地庙下面,使人不敢去挖掘。比喻坏人仗势欺人。 |
志满意得 |
志向实现,心满意足。 |
想望丰采 |
见“想望风采”。 |
如臂使指 |
好像手臂指挥手指一样。比喻指挥、调动得心应手。 |
臭名远扬 |
名:名声;臭名:坏名声;扬:传播。坏名声传得很远。也作“丑声远播”。 |
遗形藏志 |
超脱形骸,舍弃心性,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 |
叫化子 |
乞丐。 |
繁文缛节 |
文;节:旧时指礼节;缛:繁重。繁琐过多的礼节、仪式。也指繁琐多余的事项或手续。 |
铁面无私 |
形容公正严明;不讲情面。铁面:比喻刚直无私。 |
知其不可而为之 |
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 |
冠绝一时 |
冠绝:遥遥领先,位居第一。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首屈一指。 |
心急如焚 |
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心情极其焦急。焚:烧。 |
逆来顺受 |
逆:不顺;顺:顺从;受:忍受。碰上十分恶劣的境遇而顺从地忍受;不作反抗。 |
鸿儒硕学 |
鸿儒:大儒;硕学:有很多学问的人。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 |
令人满意 |
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 |
通今达古 |
同“通今博古”。 |
亡命之徒 |
指逃亡的人。也称冒险犯法;不顾性命的人。亡:无;命:名;亡命:逃匿则削除名籍;故以逃亡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类人(含贬义)。 |
手不释书 |
犹手不释卷。 |
超然物外 |
超然:脱离;不介入;物:客观世界。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意指对现实的一切都不感兴趣。也比喻置身事外。 |
身败名裂 |
地位丧失;名声败坏。现在也形容干了坏事;遭到彻底失败。 |
欺人自欺 |
自欺:自我欺骗。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