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末归本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去:弃;末:非根本的,古时称工商等业为末业;本:根本的,古称农业为本业。使人民离弃工商业,从事农业,以发展农业生产。
出处《后汉书·章帝本纪》:“比年阴阳不调,饥馑屡臻。深惟先帝忧人之本,……诚欲元元去末归本。”
基础信息
拼音qù mò guī běn
注音ㄑㄨˋ ㄇㄛˋ ㄍㄨㄟ ㄅㄣˇ
繁体去末歸本
感情去末归本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重视农业。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长江后浪推前浪(意思解释)
- 暴发户(意思解释)
- 患难与共(意思解释)
- 恶衣恶食(意思解释)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意思解释)
- 大惑不解(意思解释)
- 香销玉沉(意思解释)
- 争先恐后(意思解释)
- 流离颠沛(意思解释)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意思解释)
- 不卑不亢(意思解释)
- 夷为平地(意思解释)
- 满招损,谦受益(意思解释)
- 妻儿老小(意思解释)
- 家无儋石(意思解释)
- 风声鹤唳(意思解释)
- 读书种子(意思解释)
- 天下第一(意思解释)
- 手不释书(意思解释)
- 无稽之谈(意思解释)
- 惴惴不安(意思解释)
- 薪尽火灭(意思解释)
- 岁寒三友(意思解释)
- 有志竟成(意思解释)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意思解释)
- 纷红骇绿(意思解释)
- 今夕何夕(意思解释)
- 妨功害能(意思解释)
- 乱作一团(意思解释)
- 无微不至(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讴功颂德 | 讴:歌颂,赞美。指赞美功绩,歌颂恩德。 |
反唇相稽 | 反唇:回嘴;顶嘴;稽:争论;计较。受到指责不服气;抓住对方话把;反过来责问对方。 |
凿壁借光 | 凿:挖。在墙上凿一小孔,借邻居的灯光读书。形容家贫刻苦读书。 |
志在千里 | 形容志向远大。 |
鬼瞰其室 | 谓鬼神窥望显达富贵人家,将祸害其满盈之志。 |
朝令夕改 | 早上发的命令;晚上就改变。形容政令多改;使人民无所适从。 |
归马放牛 |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
自命不凡 | 自称自己不平常(凡:平凡;平常)。形容自高。 |
一鼻子灰 | 比喻碰壁或受斥责。《红楼梦》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这里,没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会他们去。” |
春光明媚 | 明媚:鲜艳可爱;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 |
著手成春 | 著手:动手接触。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后比喻医术高明。 |
摧身碎首 | 即粉身碎骨。 |
交臂历指 | 交臂:两手反缚;历指:古代拶指的刑罚。象罪犯两手反缚、受拶指的刑罚一般。形容痛苦万状,毫无自由。 |
心烦意乱 | 心情烦躁;思绪纷乱。形容内心烦闷焦躁。烦:烦躁;意:心绪;心思。 |
时不我待 | 时间不会等待我们。指要抓紧时间。 |
手不释书 | 犹手不释卷。 |
无影无踪 | 踪:踪迹。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
当头棒喝 |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
黄钟毁弃 | 毁:毁坏;弃:抛弃;黄钟:古乐器;音调最为洪亮。黄钟被毁坏被抛弃。比喻贤才得不到重用。 |
壮心不已 | 指有抱负的人到了晚年;雄心壮志仍不衰减。壮心:宏大的志向;已:停止。 |
竹篮打水一场空 | 比喻费了力没有效果。 |
扣人心弦 | 扣:敲打。心弦:指因感动而引起共鸣的心。也作“动人心弦”。形容言论或表演深深地打动人心。 |
东道主 |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
异军突起 | 异军:另外一支军队。指另一支引人注目的力量突然兴起。 |
貌合神离 | 貌:外表;神:内心。指外表上一致;内心里不一样。形容表面上关系很融洽;而实际上各怀心思。 |
岂有此理 | 岂:哪里。哪里有这样的道理。指极为荒谬;决无道理。 |
三月不知肉味 | 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
诗书发冢 | 比喻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