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弄威权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玩弄权柄。
出处宋·苏舜钦《火疏》:“在辅弼无椑国体者去之,居左右窃弄威权者去之。”
例子清·洪昇《长生殿·疑謓》:“杨国忠窃弄威权,安禄山滥膺宠眷。”
基础信息
拼音qiè nòng wēi quán
注音ㄑ一ㄝˋ ㄋㄨㄥˋ ㄨㄟ ㄑㄨㄢˊ
繁体竊弄威権
感情窃弄威权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官场等。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旁敲侧击(意思解释)
- 强中自有强中手(意思解释)
- 挺身而出(意思解释)
- 聋者之歌(意思解释)
- 杯蛇幻影(意思解释)
- 出师无名(意思解释)
- 晕头转向(意思解释)
- 鹤立鸡群(意思解释)
- 珠宫贝阙(意思解释)
- 抛砖引玉(意思解释)
- 己溺己饥(意思解释)
- 形影相吊(意思解释)
- 互通有无(意思解释)
- 半夜三更(意思解释)
- 恐后争先(意思解释)
- 礼坏乐缺(意思解释)
- 学而优则仕(意思解释)
- 粉墨登场(意思解释)
- 顾景惭形(意思解释)
- 飞蛾扑火(意思解释)
- 奋起直追(意思解释)
- 意料之外(意思解释)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意思解释)
- 聪明伶俐(意思解释)
- 横拖倒扯(意思解释)
- 孤注一掷(意思解释)
- 欲速则不达(意思解释)
- 踉踉跄跄(意思解释)
- 致知格物(意思解释)
- 阿时趋俗(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闳意妙指 | 见“闳意眇指”。 |
苦中作乐 | 在困苦中勉强自寻欢乐。 |
习非成是 | 对某些错误事情习惯了,反以为本来就是对的。 |
形神不全 | 形:形体;神:精神。形象和精神不能保全。泛指精神形象不完美。 |
气充志骄 | 谓心满意得,骄傲自大。 |
斗唇合舌 | 犹言耍嘴皮子,卖弄口才。 |
算尽锱铢 | 算:计算;锱铢:旧制1两=4锱,1两=24铢,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极微小的数量也要算。指苛敛钱财。 |
沤沫槿艳 | 沤:水泡;槿:木槿。晶莹的水泡,艳丽的槿花。比喻短暂的幻象或易消失的事物。 |
角巾素服 | |
昂藏七尺 | 指轩昂伟岸的男子汉。 |
鬼鬼祟祟 | 迷信的人指鬼怪;或指鬼怪害人。形容行为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
专心一志 | 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
骨肉之亲 | 骨肉:骨和肉,比喻至亲;亲:亲爱。比喻父母、兄弟、子女之间相亲相爱的关系。 |
三十三天 |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
倒裳索领 | 索:搜寻、寻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 |
升官发财 | 谓提升了官职,同时就能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 |
清风劲节 | 喻人品纯洁,节操坚贞。 |
双柑斗酒 | 比喻春天游玩胜景。 |
飞蛾扑火 | 蛾:像蝴蝶似的昆虫。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 |
呼风唤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可以呼唤风雨。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 |
字斟句酌 | 一字一句都推敲、斟酌。形容说话、作文章严谨慎重。斟酌:考虑;推敲。 |
在此存照 | 照:查考,察看。写下字据保存进来,以作凭证 |
无声无息 | 息:音信;消息。没有声音;没有气息。形容没有声响;不为人觉察。 |
走过场 | 形容办事只在形式上过一下,却不实干。 |
饿殍满道 | 殍:饿死的人。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形容饥荒灾祸严重,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 |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 谚语。原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后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
拆东墙补西墙 | 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临时勉强应付。亦比喻临时救急,不是根本办法。 |
妨功害能 | 压抑陷害有功有能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