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三十而立 |
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 |
国中之国 |
指一个国家内不受中央政权统辖的政权或地方。 |
白费心机 |
白费心思,形容徒劳无益。 |
严阵以待 |
严:严肃整齐;严阵:整齐严正的阵势。摆好阵势等待着。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着敌人。 |
如臂使指 |
好像手臂指挥手指一样。比喻指挥、调动得心应手。 |
以权谋私 |
以:凭借;权:权力;权势;谋:谋求;谋取;私:私利。凭着权利谋取私利。 |
将功补过 |
将:拿;补:补偿。用功劳补偿过错。 |
肝胆欲碎 |
欲:将要。肝和胆将要破碎了。形容极度悲痛或非常生气。 |
源源不断 |
源源:水流不断的样子。形容连续不断。 |
通都大邑 |
都:都市;邑:城。四通八达的大都会、大城市。 |
不得而知 |
得:能够。无从知道。 |
有权有势 |
势:地位和权力。既有权力,又有地位。 |
折臂三公 |
晋代的羊枯,曾坠马折断手臂,官至三公。指贵官堕马。 |
有目共睹 |
睹:看见。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见。形容极其明显。 |
死对头 |
指难以和解的仇敌。 |
半夜三更 |
三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半夜子时为三更;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 |
将伯之呼 |
指求人帮助。 |
东施效颦 |
美女西施因病皱眉;显得更美。邻里丑女(后称东施);机械地模仿;也皱起眉头;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效:模仿;颦:皱眉头)。比喻不顾具体条件;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显得可笑。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目无全牛 |
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 |
各行其是 |
行:做;是:对的;其是:他自己认为是对的。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动不一致。 |
散带衡门 |
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不要多管闲事。 |
败德辱行 |
败坏道德和操守。 |
天作之合 |
上天做主成全的男女结合。形容婚姻美满称心。也可用来指自然形成的聚合或天然的搭配的亲密关系。 |
驾轻就熟 |
驾:赶马车;轻:指轻便的车;就:到;熟:熟悉的道路。驾着轻便的车走熟悉的路。比喻办熟悉的事很容易。 |
北斗之尊 |
北斗星的位置近于天的中心。比喻地位非常尊贵。 |
竹篮打水一场空 |
比喻费了力没有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