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争触斗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蛮:蛮氏;触:触氏。《庄子》中的在蜗牛两角的两个小国,因细小的缘故而引起的争端。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基础信息
拼音mán zhēng chù dòu
注音ㄇㄢˊ ㄓㄥ ㄔㄨˋ ㄉㄡˋ
繁体蠻爭觸鬥
感情蛮争触斗是贬义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非正义战争。
近义词蛮触相争、蛮触之争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易放难收(意思解释)
- 落叶归根(意思解释)
- 自力更生(意思解释)
- 扫地出门(意思解释)
- 余波未平(意思解释)
- 心灰意冷(意思解释)
- 进本退末(意思解释)
- 志在千里(意思解释)
- 口快心直(意思解释)
- 临危受命(意思解释)
- 兵荒马乱(意思解释)
- 顾影弄姿(意思解释)
- 性急口快(意思解释)
- 昂藏七尺(意思解释)
- 正人君子(意思解释)
- 风急浪高(意思解释)
- 死对头(意思解释)
- 斗水活鳞(意思解释)
- 平心而论(意思解释)
- 举世无敌(意思解释)
- 打情卖笑(意思解释)
- 皮笑肉不笑(意思解释)
- 粉墨登场(意思解释)
- 古里古怪(意思解释)
- 稳如泰山(意思解释)
- 图穷匕见(意思解释)
- 当头棒喝(意思解释)
- 鹬蚌相争(意思解释)
- 无所畏惧(意思解释)
- 张徨失措(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失魂丧胆 | 形容极度恐慌。 |
杀手锏 | 喻指取胜的绝招。 |
信及豚鱼 | 及:达到;豚:小猪。信用及于小猪和鱼那样微贱的东西。比喻信用非常好。 |
难以置信 | 不容易相信。 |
漏洞百出 | 漏洞:不周密的地方;百出:形容出现次数很多。破漏的地方非常多。比喻说话、写文章或做事破绽很多。 |
经纬天下 | 经,纬:治理。指治理国家。 |
止于至善 | 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
国泰民安 | 泰:太平。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 | 逢:遭遇,遇见。比喻交战或竞技的双方本领相当,不相上下。 |
大开方便之门 | 给予极大的方便。 |
敢不承命 | 敢:反语,“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见呢? |
冲锋陷阵 | 陷阵:攻破;深入敌阵。冲向敌人的防线;攻破敌人的阵地。形容作战英勇。 |
倒裳索领 | 索:搜寻、寻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 |
马牛其风 | 谓马、牛奔逸。《书·费誓》:“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颖达疏:“僖四年《左传》云:‘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贾逵云:‘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然则马牛风佚,因牝牡相逐,而逐至放佚远去也。”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
风声鹤唳 | 唳:鹤鸣声。风吹的响声和仙鹤的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 |
战战业业 | 戒慎畏惧貌。 |
学而优则仕 | 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
似是而非 | 是:对;正确;非:不对;错误。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指表面上相似;实际上不一样。 |
才高七步 | 形容才思敏捷。 |
春寒料峭 | 料峭:形容初春的微寒。形容早春微带寒意;刺入肌骨。也作“料峭轻寒”、“料峭春寒”。 |
精明强干 | 精细聪明;善于办事。也作“精明能干”。 |
在此存照 | 照:查考,察看。写下字据保存进来,以作凭证 |
以夷制夷 | 夷:旧时泛指外族或外国。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 |
昏聩无能 | 昏:眼睛看不清楚;聩:耳朵听不清楚。眼花耳聋,没有能力。比喻头脑糊涂,没有能力,分不清是非。 |
亡魂失魄 | 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
东道主 |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
争分夺秒 | 不放过一分一秒;形容对时间抓得很紧。也作“分秒必争”。 |
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 鲍鱼:咸鱼;肆:店铺。如同进入咸鱼店,时间一长就闻不到它的腥臭味。比喻环境对人的熏染和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