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囊避咎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括囊:束紧口袋;咎:罪责,灾祸。为人谨慎小心,不轻易说话,避免灾祸。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赐传》:“不敢自同凡臣,括囊避咎。”
基础信息
拼音kuò náng bì jiù
注音ㄎㄨㄛˋ ㄋㄤˊ ㄅ一ˋ ㄐ一ㄡˋ
感情括囊避咎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为人谨慎。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引物连类(意思解释)
- 儿女情多(意思解释)
- 老实巴交(意思解释)
- 犬马恋主(意思解释)
- 令人神往(意思解释)
- 狐死首丘(意思解释)
- 发综指示(意思解释)
-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意思解释)
- 命中注定(意思解释)
- 物腐虫生(意思解释)
- 不三不四(意思解释)
- 同室操戈(意思解释)
- 目不忍见(意思解释)
- 姹紫嫣红(意思解释)
- 一哄而起(意思解释)
- 有权有势(意思解释)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解释)
- 鬼头鬼脑(意思解释)
- 将伯之呼(意思解释)
-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意思解释)
- 奇货可居(意思解释)
- 舞刀跃马(意思解释)
- 口坠天花(意思解释)
-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意思解释)
- 袅袅婷婷(意思解释)
- 气味相投(意思解释)
- 精明强干(意思解释)
- 丰功伟绩(意思解释)
- 阴阳怪气(意思解释)
- 走过场(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旦夕之间 | 旦:早晨。夕:晚上。早晚之间,形容在很短时间内。 |
死要面子 | 指特别爱惜自己的颜面。 |
首身分离 | 首:头。头和身体分开了。指被砍头。 |
处之泰然 | 处:处理;对待;之:代词。泰: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样子。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也指对事情无动于衷。也作“泰然处之”。 |
慌里慌张 | 指焦急不安或精神慌乱。 |
半路出家 |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离家去当和尚、尼姑。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
不卑不亢 | 卑: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高傲。也作“不亢不卑”。 |
归十归一 | 谓有条有理。 |
语不惊人 | 语:言语,也指文句。语句平淡,没有令人震惊的地方。 |
折臂三公 | 晋代的羊枯,曾坠马折断手臂,官至三公。指贵官堕马。 |
望而生畏 | 看着就害怕。生畏:害怕。 |
一鼻子灰 | 比喻碰壁或受斥责。《红楼梦》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这里,没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会他们去。” |
三三两两 | 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 |
孝子贤孙 |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泛指有孝行的子孙。 |
战天斗地 | 战、斗:泛指斗争。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气慨。 |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 淡泊:恬淡寡欲;宁静:安宁恬静;致:达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才可有所作为。 |
满园春色 | 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
扪心自问 | 扪:按;摸;心:胸口。摸着胸口;自己问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
牵肠挂肚 | 牵扯感情的事情在心头缠绕。形容非常挂念;不放心。 |
足衣足食 | 衣食丰足。指生活富裕。 |
天网恢恢 | 比喻作恶的人一定难逃惩罚。 |
气味相投 | 气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来。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
苦口婆心 | 苦口: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婆心:老婆婆的心肠;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 |
图穷匕见 |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来的目的。穷:尽;匕:匕首;短剑。 |
洗耳恭听 | 洗耳:擦洗耳朵;比喻很重视听对方说话;恭:恭敬地。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
惴惴不安 | 指担心害怕(惴惴:恐惧、担忧的样子)。 |
鞭辟入里 | 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
珠联璧合 | 珍珠联成串;美玉合成双。比喻美好的事物。人才聚合在一起。璧:中间有孔的扁圆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