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仇举子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举:推荐;仇:仇敌;子:儿子。既推荐仇敌,也推荐儿子。形容办事公正。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年》:“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仇也。将立而卒。又问焉,对曰:‘午可也。’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
例子唐·韩愈《送齐滜下第序》:“及道之衰,上下交疑,于是乎举仇举子之事,载之传中而称美之,而谓之忠。”
基础信息
拼音jǔ chóu jǔ zǐ
注音ㄐㄨˇ ㄔㄡˊ ㄐㄨˇ ㄗˇ
感情举仇举子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反义词任人唯亲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体恤入微(意思解释)
- 草菅人命(意思解释)
- 鸿鹄将至(意思解释)
- 故步不离(意思解释)
- 空费词说(意思解释)
- 蝶粉蜂黄(意思解释)
- 蹑手蹑脚(意思解释)
- 不攻自破(意思解释)
- 危急关头(意思解释)
- 节哀顺变(意思解释)
- 离弦走板(意思解释)
- 偶一为之(意思解释)
- 鬼头鬼脑(意思解释)
- 悬石程书(意思解释)
- 比众不同(意思解释)
- 白首之心(意思解释)
- 依样画葫芦(意思解释)
- 鲜血淋漓(意思解释)
- 饥不择食(意思解释)
- 充耳不闻(意思解释)
- 爱毛反裘(意思解释)
- 色厉内荏(意思解释)
- 脸黄肌瘦(意思解释)
- 踉踉跄跄(意思解释)
- 致知格物(意思解释)
- 腹心相照(意思解释)
- 除恶务本(意思解释)
- 无恶不作(意思解释)
-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意思解释)
- 抗尘走俗(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麻痹大意 | 麻痹:一种病态;身体某部分肢体失去知觉。比喻对事物现象不经心;失去警觉;粗心大意。 |
勤俭节约 | 指人勤于劳作而生活简单俭朴。 |
名士风流 | 名士的风度和习气。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 |
尽信书不如无书 | 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
付之一炬 | 付:交给;之:它;炬:火把;一炬:一把火。给它一把火烧光。指用火烧毁。 |
先声夺人 | 声:声势;夺人:指动摇人心。先张扬自己的声势以压倒对方。也比喻做事抢先一步。 |
八荒之外 | 八面荒远的地方以外。形容极其旷远。 |
遗形藏志 | 超脱形骸,舍弃心性,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 |
空费词说 | 说的话别人不听,等于白说。 |
兢兢战战 |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战战:畏惧的样子。形容害怕而小心谨慎的样子。 |
敲诈勒索 | 依仗权势或抓住别人的把柄;采取威胁手段索取钱财。 |
一鼻子灰 | 比喻碰壁或受斥责。《红楼梦》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这里,没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会他们去。” |
不能自拔 | 拔:摆脱。不能将自己拔出来。指陷进很深的境地;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 |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 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情谊深重。 |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 |
大腹便便 | 便便:肥胖的样子。肚子又大又肥。形容人长得非常肥胖。多指腹内空虚而言。现也多用形容不劳而获的人。 |
交臂历指 | 交臂:两手反缚;历指:古代拶指的刑罚。象罪犯两手反缚、受拶指的刑罚一般。形容痛苦万状,毫无自由。 |
风虎云龙 |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
打情卖笑 | 打情骂俏,指男女调情。 |
离奇古怪 | 十分奇特少见 |
知往鉴今 | 鉴:借鉴。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 |
千家万户 | 众多人家。 |
不可告人 | 不能告诉别人。多指见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当的用心或行径。 |
性命攸关 | 攸:所。形容事关重大,非常紧要 |
断章截句 | 不顾上下文义,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弯曲原意。断、截:割裂。 |
显亲扬名 | 显:使显赫;扬:传扬。使父母宗族显耀;张扬自己的声誉。指中举、立功、做官的荣耀。 |
离本趣末 | 趣:通“趋”,趋向。丢掉根本,追逐末节 |
黄钟毁弃 | 毁:毁坏;弃:抛弃;黄钟:古乐器;音调最为洪亮。黄钟被毁坏被抛弃。比喻贤才得不到重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