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心涤虑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警:警觉;涤:扫除。形容警觉内心,清除杂念。
出处《清史稿·明珠传》:“至于紧要员缺,特令会同推举,原期得人,亦欲令被举者警心涤虑。”
基础信息
拼音jǐng xīn dí lǜ
注音ㄐ一ㄥˇ ㄒ一ㄣ ㄉ一ˊ ㄌㄩˋ
繁体警心滌慮
感情警心涤虑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用于人的心理。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鬼怕恶人(意思解释)
- 横眉冷对千夫指(意思解释)
- 自怨自艾(意思解释)
- 枝对叶比(意思解释)
- 将计就计(意思解释)
- 蠢蠢欲动(意思解释)
- 骨肉离散(意思解释)
- 一拥而上(意思解释)
- 费尽心机(意思解释)
- 动荡不定(意思解释)
-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意思解释)
- 空谷传声(意思解释)
-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意思解释)
- 广阔天地(意思解释)
- 鬼瞰其室(意思解释)
- 反老还童(意思解释)
- 亲上成亲(意思解释)
- 安眉带眼(意思解释)
- 春冰虎尾(意思解释)
- 黑不溜秋(意思解释)
- 饱食暖衣(意思解释)
- 漫不经心(意思解释)
- 罪上加罪(意思解释)
- 融会贯通(意思解释)
- 比众不同(意思解释)
- 通今达古(意思解释)
- 羊质虎皮(意思解释)
- 迭床架屋(意思解释)
- 凡夫俗子(意思解释)
- 春寒料峭(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十全十美 | 十分完美;毫无欠缺。 |
绿林豪客 | 绿林:西汉王匡、王凤为首的“绿林军”。指聚集山林、反抗官府的武装力量指伤害人民的群盗股匪。 |
强中自有强中手 | 比喻技艺无止境,不能自满自大。同“强中更有强中手”。 |
缘悭分浅 | 悭:欠缺。缘分欠缺。指与对方无缘相见 |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 施:加,给予。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
又红又专 | 具有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又掌握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 |
四书五经 | 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
自强不息 | 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步。息:停止。 |
杜绝言路 | 杜绝:断绝,阻塞;言路:进言之路。堵塞和断绝一切进言之路,指不纳谏言。 |
不分青红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促膝谈心 | 促:挨近;促膝:膝盖挨近膝盖。形容面对面靠近坐着;亲密地交谈心里话。 |
心急如焚 | 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心情极其焦急。焚:烧。 |
暴取豪夺 | 豪:强横。用暴力劫夺。 |
己溺己饥 | 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
室徒四壁 | 犹言室内空无一物。喻贫穷。 |
异途同归 | 途:道路;归:归宿;目的。不同的道路;走向共同的归宿。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途径;得到相同的效果;达到相同的目的。 |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 | 逢:遭遇,遇见。比喻交战或竞技的双方本领相当,不相上下。 |
融会贯通 | 融会:融合领会;贯通:透彻理解。指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合贯穿在一起;从而取得对事理全面透彻的理解。 |
心旷神怡 |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空阔;怡:愉快。 |
满园春色 | 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
闲情逸致 | 逸:安闲;致:兴致。指毫无事物所累;轻松超逸的情趣。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
迭床架屋 | 床上搁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 |
有求必应 | 只要有人请求;就一定答应。形容容易答应人的请求;好说话。 |
千家万户 | 众多人家。 |
充耳不闻 | 充:塞住;闻:听。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
超然绝俗 |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谓远过于寻常之辈。汉·班固《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方之古贤,实有伦序,采之于今,超然绝俗,诚社稷之蓍龟,大汉之栋甍。”宋·陆游《与姜特立书》:“《茧庵记》及《初营》、《落成》二诗,大老手笔,超然绝俗。” |
呼风唤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可以呼唤风雨。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 |
风风雨雨 | 刮风下雨,比喻重重阻难或议论纷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