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牛之鼎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函:包含,包容。能容纳一头牛的大鼎。形容气势宏大。
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诠言训》:“夫函牛之鼎沸,而蝇蚋不敢入。”
例子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陶传》:“其危犹举函牛之鼎,絓纤枯之末。”
基础信息
拼音hán niú zhī dǐng
注音ㄏㄢˊ ㄋ一ㄡˊ ㄓ ㄉ一ㄥˇ
繁体圅牛之鼎
感情函牛之鼎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用于比喻句。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扬眉吐气(意思解释)
- 天旋地转(意思解释)
-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意思解释)
- 灯蛾扑火(意思解释)
- 全科人儿(意思解释)
- 眼空一世(意思解释)
- 畏缩不前(意思解释)
- 不敢苟同(意思解释)
- 从俗浮沉(意思解释)
- 鼠凭社贵(意思解释)
- 当仁不让(意思解释)
- 损人不利己(意思解释)
- 广阔天地(意思解释)
- 大树将军(意思解释)
- 朝令夕改(意思解释)
- 过而能改(意思解释)
- 诈奸不及(意思解释)
- 缠绵悱恻(意思解释)
- 公才公望(意思解释)
- 漫不经心(意思解释)
- 女扮男装(意思解释)
-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意思解释)
- 便还就孤(意思解释)
- 珠还合浦(意思解释)
- 起死回生(意思解释)
- 通时合变(意思解释)
- 过门不入(意思解释)
- 坐以待毙(意思解释)
- 唯利是图(意思解释)
- 以夷制夷(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春风化雨 | 化雨:适时的雨。像用和暖的春风吹拂人;似及时的雨水滋润大地一样。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也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
盲人说象 | 比喻看问题以偏概全。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 | 二十四史:清乾隆时刻《史记》等24部史书。比喻情况复杂,头绪繁多,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 |
富贵骄人 | 富:有钱;贵:指有地位。有财有势,盛气凌人。 |
雪兆丰年 | 谓冬天大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 |
明知故问 |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种情况;却还要故意问别人。 |
三人行,必有我师 |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
擦肩而过 | 擦:挨。挨着肩而溜走。指没有抓住机会。 |
官僚主义 | 指只发号施令而不考虚实际问题的工作作风,即当官作老爷的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 |
刀光剑影 | 刀的闪光;剑的投影。表示拿刀持剑的人将要动手;显出杀气腾腾的样子。现用于坏人就要行凶;干坏事。也形容激烈斗争的场面。 |
一寸光阴一寸金 | 一寸光阴:指日影移动一寸;形容很短的时间。形容时间的宝贵。 |
隳肝沥胆 | 隳:毁坏;沥:液体往下滴。比喻待人忠心耿耿,赤诚无比。 |
分路扬镳 | 扬镳:指驱马前进。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
悬石程书 | 形容勤于政事。 |
骨肉之亲 | 骨肉:骨和肉,比喻至亲;亲:亲爱。比喻父母、兄弟、子女之间相亲相爱的关系。 |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 | 逢:遭遇,遇见。比喻交战或竞技的双方本领相当,不相上下。 |
三三两两 | 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 |
三十三天 |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
讨价还价 | 卖主要价高;买主给价低;双方要反复争议。现比喻在进行谈判时反复争议;或接受任务时讲条件。 |
家无儋石 | 十斗为一石,两石为一儋。形容家里没有存粮。比喻家境困难。 |
马牛其风 | 谓马、牛奔逸。《书·费誓》:“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颖达疏:“僖四年《左传》云:‘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贾逵云:‘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然则马牛风佚,因牝牡相逐,而逐至放佚远去也。”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
春去冬来 | 春天过去,冬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
闲情逸趣 | 同“闲情逸致”。 |
战战业业 | 戒慎畏惧貌。 |
公子哥儿 | 指富贵人家只讲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
千家万户 | 众多人家。 |
通时合变 | 同“通权达变”。 |
故态复萌 | 老样子又重新恢复。指原来的旧习气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