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鼓而攻之的成语故事

拼音míng gǔ ér gōng zhī
基本解释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
出处《论语 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暂未找到成语明鼓而攻之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明鼓而攻之)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非同小可 | 元 关汉卿《魔合罗》第三折:“人命事关天关地,非同小可!” |
声东击西 | 唐 杜佑《通典 兵六》说:“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
学贯中西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6回:“博了个熟识时务,学贯中西的名气。” |
星霜屡移 | 唐 高适《为东平薛太守进王氏瑞诗表》:“星霜屡移,书奏仍阙。” |
狐死首丘 | 战国 楚 屈原《九章 哀郢》:“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
弦外之响 | 王国维《人间词话》四二:“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 |
穷乡僻壤 | 宋 曾巩《叙盗》:“穷乡僻壤、大川长谷之间,自中家以上,日暮持钱,无告籴之所。” |
压岁钱 | 清·曹雪芹《红楼梦》:“两府男妇小厮丫鬟亦按差役上中下行礼毕,散押岁钱、荷包、金银锞,摆上合欢宴来。” |
德容言功 | 语出《礼记·昏义》。见“德言容功”。 |
敏而好学 | 《论语·公冶长》:“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