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法乎上,仅得乎中的成语故事

拼音qǔ fǎ hū shàng,jìn dé hū zhōng
基本解释取上等的为准则,也只能得到中等的。指做事要高标准严要求。
出处语出唐太宗《帝范》卷四:“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暂未找到成语取法乎上,仅得乎中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取法乎上,仅得乎中)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舍安就危 | 宋·苏舜钦《上范希文书》:“延州逼近贼锋,而能舍安逸以就危隘,虽古人不逮也。” |
迩安远至 |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
无妄之灾 | 《周易 无妄》:“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 |
目光短浅 |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一章:“这位精明的庄稼人思前想后,竟得出了一个目光短浅的结论。” |
将计就计 | 元 李文蔚《张子房圯桥进履》:“将计就计,不好则说是好。” |
庖丁解牛 | 先秦 庄周《庄子 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 |
色中饿鬼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5回:“一个字便是僧,两个字是和尚,三个字鬼乐官,四字色中饿鬼。” |
纷乱如麻 | |
败俗伤风 | 参见“败俗伤化”。 |
尘外孤标 | 《旧唐书·杜审权传》:“冲碎孕灵岳之秀,精明含列宿之光,尘外孤标,闲云独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