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心大意的成语故事


粗心大意

拼音cū xīn dà yì

基本解释粗:粗疏。形容做事不细心;不谨慎;马马虎虎。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忽然灵机一动,心中悟将过来:‘这是我粗心大意。我若不进去,他怎得出来?’”


暂未找到成语粗心大意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粗心大意)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经帮纬国 唐·李世民《授长孙无忌司徒诏》:“是以经邦纬国必俟曹之勋,燮理阴阳允归锺华之望。”
不过尔尔 清 沈复《浮生六记 浪游记快》:“其红门局之梅花,姑姑庙之铁树,不过尔尔。”
章甫荐履 《文选 贾谊<吊屈原文>》:“章甫荐履,渐不可久兮。”
大惑不解 庄周《庄子 天地》:“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心里有鬼 莫应丰《将军吟》第28章:“你这个小子,心里有鬼,不甘心。”
年少无知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口尚乳臭,谓世人年少无知;三折其肱,谓医士老成谙练。”
流离转徙 清 戴名世《周烈妇传》:“与其妇翁皆贱业,两人流离转徙者久之。”
不费吹灰之力 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17回:“他因听见老残一封书去,抚台便这样的信从,若替他办那事,自不费吹灰之力。”
海底捞月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7卷:“先前的两个轿夫,却又不知姓名住址,有影无踪,海中捞月,眼见得一个夫人送在别处去了。”
大张旗鼓 清 张春帆《宦海》:“李参戎带着这些人陆续出了镇南关,便大张旗鼓,排齐队伍,浩浩荡荡地向前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