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如一的成语故事

拼音shǐ zhōng rú yī
基本解释自始至终一个样子。指能坚持;不间断。
出处《梁书 到洽传》:“明公儒学稽古,淳厚笃成,立身行道,终始如一。”
始终如一的典故
战国末期,哲学家荀况在楚国做兰陵令时,与楚国将领临武召在赵孝成王面前议论用兵的要领,将领要做到“五权”与“三至”,采取军事行动前要考虑慎之又慎,这种周密的态度一定要始终如一才能取得军事上的胜利。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始终如一)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 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出师无名 | 《新唐书·东夷传·高丽》:“莫离支杀君,虐用其下如檴阱,怨痛溢道,我出师无名哉?” |
黄台之瓜 | 《新唐书·承天皇帝倓传》:“贤终日忧惕,每侍上,不敢有言,乃作乐章,使工歌之。其言曰:‘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犹云可,四摘抱蔓归。’” |
以权谋私 | 邓小平《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有的党政机关设了许多公司,把国家拨的经费拿去做生意,以权谋私,化公为私。” |
万无一失 | 汉 枚乘《七发》:“孔老览观,孟子持筹而算之,万不失一。” |
止于至善 | 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
通都大邑 | 唐 韩愈《守戒》:“今之通都大邑,介于屈强之间,而不知为备。” |
归马放牛 | 《尚书 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
衣锦还乡 | 《南史 刘之遴传》:“武帝谓曰:‘卿母年德并高,故会卿衣锦还乡,尽荣养之理。’” |
指手划脚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问起根由,毛泼皮指手划脚,剖说那事。” |